
[Jin Memorial Hall] 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 代 晋国 开国君主 唐叔虞 的祠庙。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悬瓮山 麓。 晋水 发源于此。风景优美,为当地名胜之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 流水如碧玉。”
“晋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晋祠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一处古建筑群,始建于北魏前,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其核心特点包括:
现代汉语中偶用“晋祠”比喻陈旧过时的事物(如观念、技术),含讽刺时代变迁的意味。此用法源于晋朝(265-420年)历史,但需注意语境,日常交流中较少出现。
提示:若需实地游览信息(如开放时间、门票),建议参考太原市文旅局官方发布。
晋祠是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一个古建筑群,主要用于纪念晋文公和晋景公这两位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祠也被称为“太庙”,是古代晋国的宗庙之一。
晋祠的拆分部首是“示”和“祀”,拆分后的笔画分别为5画和9画。
晋祠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晋朝。晋祠一词最早记录于《左传》中,用来指称当时晋国建立的祭祀场所。
晋祠的繁体写法为「晉廟」。
古时候汉字写作「晉祠」。
1. 古人在晋祠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向晋文公和晋景公表达崇敬之情。
2. 清晨,游客们前往晋祠参观,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组词: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晋祠祭祀、晋祠历史。
近义词:晋庙、晋国祭祀场所。
反义词:非晋祠、非宗庙。
兵戈朝荣充腹抽胎换骨炊熟靛草琱槃雕刓额定功率放野火忿发封圭妇道家公单洪杀卉布楜椒火锹贱躬俭勤熸亡解比杰杰静流救焚投薪击辕跼跼赖得勑葬浪战了似躐席利施隆窰旅榇麦曲卖糖谋朝能有排货盘岩披红戴花灊岳谴讁青刀人祅尚犹生炁寿终衰残説唱文学死欲速朽诉理踏籋逃反恬不知怪铜堑偷儒讬食危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