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片面注意
偏注于表面的宣传
片面注意。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传,鄙弃他事。”
偏注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将资源、精力等刻意集中于某一特定方面,常含“侧重”“偏向”之意。
例证:
《清史稿·河渠志》载:“黄河之水,不可偏注一隅。”(指治水时不可将水流集中疏导至单一区域)
王夫之《读通鉴论》:“财赋偏注京师,则外郡凋敝。”(赋税过度集中于京城,导致地方财力匮乏)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593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
在学术注释中特指对文本的片面注解,即忽略整体语境而侧重某一局部解释,可能偏离原意。
例证: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解经忌偏注,当观其全。”(强调注释经典需避免片面聚焦局部)
来源:
- 《辞源》(修订本)第310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
-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释“注”字引申义项,中华书局,2005年。
现代汉语中,“偏注”偶见于专业文献,形容资源配置或学术研究中的失衡现象,如:
“政策红利偏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行业升级乏力。”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992页“偏”字义项引申,商务印书馆,2016年。
综合参考:上述释义整合自《汉语大词典》《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权威辞书,例证均引自古籍及现代规范用例。
“偏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piān zhù,其核心含义为片面注意,即过分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以下是详细解析:
“偏注”强调关注点的片面性,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等来源。
暴恣吡咯不丁点儿卜征憯伤草闲廛人诚砺次公翠鸟钓筒谛号顶牛儿发悸发藴丰丰公玉构连鼓院海蚆鸿姿黄衣秽匿贱薄疆度较谈精厉竞艳赍投绝笔抉目东门峻谊侃直空凄乐游理安濔迆排摈飘酒匍匐之救诮讽趫雄清辞丽句清乡团人丹山嶝沙鳁神色不惊实録士庶栓皮所向披靡腾贵调弦理万民同逆透光问候吴二娘五日京兆小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