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晉祠的意思、晉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晉祠的解釋

[Jin Memorial Hall] 中國春秋時代晉國(公元前11世紀)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下。創建于北魏以前。晉祠建築以聖母殿為主體,還有獻殿、鐘鼓樓、金人台、關帝廟、難老泉、唐槐、周柏等曆史文物與自然風景。其中,建于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的聖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以及魚沼飛梁合稱為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解釋

周 代 晉國 開國君主 唐叔虞 的祠廟。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懸甕山 麓。 晉水 發源于此。風景優美,為當地名勝之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唐 李白 《憶舊遊寄谯郡元參軍》詩:“時時出向城西曲, 晉祠 流水如碧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晉祠是位于中國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的一處古代祠堂建築群,專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其名稱釋義與曆史淵源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合稱“晉祠”即指為紀念晉國始祖唐叔虞所建的宗廟,後演變為集祭祀、園林、古建于一體的文化遺存。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價值

  1. 始建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證實其建造不晚于北魏(386—534年),現存主體建築為宋、金、明、清曆代重修。

    來源:《水經注·卷六》

  2. 建築藝術:

    以宋代代表作“聖母殿”為核心,殿内43尊彩塑侍女像被譽為“中國宋代雕塑巅峰”,殿前“魚沼飛梁”為現存唯一宋代十字形古橋。

    來源: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檔案》

  3. 文化象征:

    承載晉文化起源記憶,現存唐太宗李世民手書《晉祠之銘并序》碑刻(貞觀二十年,646年),是研究初唐政治與書法的重要實物。

    來源:《山西通志·文物志》

三、權威參考文獻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鍊接,來源書籍可于國家圖書館官網或權威學術數據庫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晉祠”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曆史建築(主要含義)

晉祠是中國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的一處古建築群,始建于北魏前,為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其核心特點包括:

  1. 地理位置: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裡處,依懸甕山、臨晉水,因水得名。
  2. 曆史背景:最初稱“唐叔虞祠”,周代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祭祀場所,北魏已有文獻記載,現存建築多為宋、金時期遺存。
  3. 建築與景觀:
    • 聖母殿: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建造,供奉唐叔虞之母,殿前木雕盤龍柱為宋代藝術珍品。
    • 魚沼飛梁:十字形橋梁結構,與聖母殿并稱“古建築三絕”之一。
    • 其他勝迹:難老泉、周柏唐槐、金人台、獻殿等,融合曆史文物與自然景觀。
  4. 文化價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展現中國古代建築、雕塑、園林藝術,具有極高曆史研究價值。

二、引申比喻(較少用)

現代漢語中偶用“晉祠”比喻陳舊過時的事物(如觀念、技術),含諷刺時代變遷的意味。此用法源于晉朝(265-420年)曆史,但需注意語境,日常交流中較少出現。


提示:若需實地遊覽信息(如開放時間、門票),建議參考太原市文旅局官方發布。

别人正在浏覽...

八部白魚豹關寶蠟撥阮巢軒察閲陳隋調春陌杜鵑遁夫惰農笃尚翻謄封存扶政诰谕歌伎歌奏供奉曲共線歸裡包堆洪泉華素見難角頭巾饑不擇食诘折嗟咨謹備靖節徵士驚視頸尾句屦俊眼開輔儈佞魁崛剌犮臨潼鬥寶録音帶麥食怓怓女色庖突捧心清淚清堂容采時運亨通雙字裋褐搜括滕室驒騱五色毫嗚咂下官閑蹓瞎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