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 Memorial Hall] 中國春秋時代晉國(公元前11世紀)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下。創建于北魏以前。晉祠建築以聖母殿為主體,還有獻殿、鐘鼓樓、金人台、關帝廟、難老泉、唐槐、周柏等曆史文物與自然風景。其中,建于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的聖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以及魚沼飛梁合稱為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 代 晉國 開國君主 唐叔虞 的祠廟。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懸甕山 麓。 晉水 發源于此。風景優美,為當地名勝之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唐 李白 《憶舊遊寄谯郡元參軍》詩:“時時出向城西曲, 晉祠 流水如碧玉。”
“晉祠”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晉祠是中國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的一處古建築群,始建于北魏前,為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其核心特點包括:
現代漢語中偶用“晉祠”比喻陳舊過時的事物(如觀念、技術),含諷刺時代變遷的意味。此用法源于晉朝(265-420年)曆史,但需注意語境,日常交流中較少出現。
提示:若需實地遊覽信息(如開放時間、門票),建議參考太原市文旅局官方發布。
晉祠是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一個古建築群,主要用于紀念晉文公和晉景公這兩位春秋時期的晉國君主。晉祠也被稱為“太廟”,是古代晉國的宗廟之一。
晉祠的拆分部首是“示”和“祀”,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5畫和9畫。
晉祠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一個曆史時期——晉朝。晉祠一詞最早記錄于《左傳》中,用來指稱當時晉國建立的祭祀場所。
晉祠的繁體寫法為「晉廟」。
古時候漢字寫作「晉祠」。
1. 古人在晉祠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以向晉文公和晉景公表達崇敬之情。
2. 清晨,遊客們前往晉祠參觀,感受着曆史的沉澱和文化的底蘊。
組詞:晉祠博物館、晉祠公園、晉祠祭祀、晉祠曆史。
近義詞:晉廟、晉國祭祀場所。
反義詞:非晉祠、非宗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