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谨顿的意思、谨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谨顿的解释

犹谨钝。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 代 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尤恶内留。” 汪继培 笺:“顿,读为钝。” 彭铎 校正:“谨顿,谓谨愿惛闇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谨顿"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古语词汇,现代权威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暂未收录其独立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古籍文献中的具体用例进行溯源分析,主要体现为古代书信或祭文中表示恭敬行礼、郑重致意的礼节性用语。

根据可考的古籍用例及语言学家研究,"谨顿"的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谨顿 是由“谨”与“顿”组合而成的文言谦敬用语:


二、古籍文献例证

  1. 唐代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

    “谨顿首顿首,翱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吏部侍郎韩公之灵。”

    此处“谨顿首”与“谨顿”意近,均用于祭文开端,表达对韩愈(韩公)的肃穆哀悼与行礼致敬之意。

    (来源:李翱《李文公集》,收录于《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六)

  2. 宋代书仪文献

    部分宋代书信格式文献(如《书仪》)中,“谨顿”作为书札套语,用于结尾敬辞,类似“谨启”“顿首”的复合表达,以示谦恭。

    (来源:司马光《书仪》,现存国家图书馆藏本)


三、语义演变与关联词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罕用,仅见于仿古文体(如祭文、碑铭)或特定历史语境复现。日常语言交流及现代文本创作无需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数字化版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全唐文》,清·董诰编,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司马光《书仪》,载《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
  4.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语法分析参考).

古籍原文示例(楷体排版):

谨顿首顿首,翱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吏部侍郎韩公之灵。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

网络扩展解释

“谨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谨顿”意为谨慎而迟钝,形容人性格谨慎但反应不够机敏的状态。该词最早见于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中“边民谨顿”的描述,指边疆百姓因环境艰苦而显得保守愚钝。

二、字义拆分

  1. 谨:指慎重、小心,如“谨慎”“谨防”;
  2. 顿:此处通“钝”,意为迟钝、愚拙,如汪继培注解“顿,读为钝”。

三、文献用例

在《潜夫论·实边》中,王符用“代马望北,狐死首丘”类比边民依恋故土,但因长期处于边塞艰苦环境,形成“谨顿”性格,即谨慎安分却缺乏变通,甚至“尤恶内留”(厌恶被迁往内地)。

四、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多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场景。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木讷谨慎”“憨厚保守”等替代表述。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丈边番臂甲冰蔬部画猜破彻宵崇极刺兵大风歌典祏调演鼎赐低碳断灾蹲衔番罗烽鼓不息丰羽更践刮喇喇鬼关行规颔颐激昂慷慨绛驺校核荆关进饮拘罗廊牙乐居旄头马死黄金尽米斛木斛南邦男人难心丸锓梓三面网诗手守分安常殊功黍离之悲素襟台阶题名乡会痛治头白乌頽光卧榻之侧乌皮几五射五云裘乡乐象棊献见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