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荆关的意思、荆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荆关的解释

(1).柴门。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迴舲袥绳户,收棹掩荆关。”

(2). 荆门山 。泛指险要之地。 唐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 寿阳 信天险,天险横 荆关 。”

(3). 五代 画家 荆浩 、 关仝 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宋 梅尧臣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诗:“山水树石硬, 荆关 艺能至。” 金 元好问 《王都尉山水》诗:“自是秦楼画眉手,不能辛苦作 荆关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 荆浩 一称 洪谷子 , 关仝 尝北面者也,故世称 荆 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荆关"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地理关隘名

指古代荆州(今湖北一带)的重要关隘,尤以荆门山与虎牙山夹江对峙形成的险要关口著称。此地长江水流湍急,地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来源: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荆关,即荆门虎牙之险,位于今湖北宜昌市东南"。


二、历史人物合称(荆浩与关仝)

为五代时期两位著名山水画家的并称:

  1. 荆浩:北派山水画奠基人,擅绘太行山景,提出"六要"绘画理论,代表作《匡庐图》。
  2. 关仝:荆浩弟子,画风更显峭拔,创"关家山水",代表作《关山行旅图》。

    二人并称"荆关",代表北方山水画派的最高成就,对宋元绘画影响深远。

    来源:

    《中国美术大辞典》"荆关"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三、绘画术语

在艺术史语境中,"荆关"已成为中国山水画风格的代名词,特指构图雄峻、笔墨浑厚的北派山水范式,与南方"董巨"(董源、巨然)风格形成对比。

来源:

《中国绘画术语辞典》释义:"荆关体系以全景式构图、斧劈皴法为特征,表现北方山石的嶙峋质感"(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


补充说明

需注意避免混淆: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权威词典链接,依据纸质工具书标注文献来源,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荆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一、柴门

指用荆条编织的简陋门扉,常见于古代诗文中的意象。例如南朝宋诗人谢庄在《山夜忧》中写道:“迴舲袥绳户,收棹掩荆关”,此处“荆关”即代指隐士或贫寒之家的门户。

二、险要之地

特指荆门山(今湖北宜昌境内),后引申为地势险峻的关隘。唐代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云:“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即以“荆关”形容寿阳地势的险要。

三、画家并称

指五代时期两位著名山水画家荆浩与关仝的合称。两人以水墨山水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梅尧臣在《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中评价:“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金代元好问、清代侯方域等文人也曾提及此并称。

其他释义

部分资料提到“荆关”在清代为工部税关之一,设于湖北荆州,负责征收竹木税。但此用法较为冷门,多见于特定历史文献。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诗词、画论及历史文献中的用例,核心义项以文学与艺术领域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邦朋巴歈卑谄足恭悲健本望徧计所执性伯德参听抽厘畜圈倒数方程蛾黄饭把子凤凰琴锋铓风砚负誉噶点儿赣愚馆客鼓倡熯涸鸿隐凤伏华荣昏明胡诌乱傍见识佳政继承人金佛山尽让吉阡计穷势蹙忌三房濬治铠鑐考绩幽明坑填窠穴旷贵纩绵连书里戚毛细管门楣棉菸判明颦呻若水赡知时复送往迎来亭户厅头通俗易懂违隔芜旷物则香门小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