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船舶进港停泊。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复刘制军书》:“又嗾 美国 兵船进泊省河,希图挟制。”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卷三:“二十九日,夷船八、火轮船二、挟三板三四十,直驶薄 寧波城 东北,量水进泊 灵桥门 。”
“进泊”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船舶进入港口并停靠的动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进泊(jìn bó)指船舶驶入港口并停泊的过程,强调从航行状态转为静止停靠的动作。例如清代文献中“美国兵船进泊省河”“夷船进泊灵桥门”等记载,均指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停靠。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航海语境,描述船只从外海驶入港口停靠的过程,常见于清代外交、军事类文本。现代使用较少,更常用“停泊”“靠港”等替代。
“进泊”强调动态过程(进入+停靠),而“停泊”仅指静止状态。例如“进泊灵桥门”包含驶入和停驻两个动作。
如需查看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夷氛闻记》等清代文献。
进泊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进”和“泊”。含义是船只进入港口停靠。进泊也可引申为某种行为或状态进入一个特定的地方停留或停滞。
进: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辶(走之辶),右边是井,共有11画。泊: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氵(水之氵),右边是白,共有8画。
进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彳',意为“人走的样子”,结合了'白',表示水中船前进到一定地方停靠的意思。繁体字为進泊。
古代汉字写法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古时候进泊的写法为“泊进”。
1. 渔船进了港口泊在岸边。
2. 他进泊于我们心中,无法忘怀。
进港、港口、停泊、出泊。
泊靠、驶入、停靠。
驶离、出航、启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