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的意思、惩戒的详细解释
惩戒的解释
(1) [punish sb. to teach him a lesson]∶惩罚以示警戒
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2) [discipline sb.as a warning]∶以前失为戒
详细解释
(1).以前失为戒。《汉书·诸侯王表序》:“ 汉 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 秦 孤立之败,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武故事》:“上微行,至於 柏谷 ,夜投亭长宿,亭长不内,乃宿於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穡,何忽带剑羣聚,夜行动众,此不欲为盗则淫耳。’上默然不应……自是惩戒,希復微行。”《元典章·刑部三·穆豁子杀兄》:“若不明示罪名,则后人无以惩戒。”
(2).亦作“ 惩诫 ”。惩罚之以示警戒。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禁錮终身,没入财赂非法之物,以充帑藏,惩戒羣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臣不敢不奉詔,但许臣且繫之,俟徵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飭令戮尸传首犯事地方示众。经此惩诫后,各乡纷纷开报地亩,极为踊跃。” 冰心 《斯人独憔悴》:“原来是他们校长给他父亲的信,说他们两个都在学生会里……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有碍情面。”
词语分解
- 惩的解释 惩 (懲) ě 戒止:惩前毖后。 处罚,警戒:严惩。惩罚。惩办。惩戒。惩治。惩一警百。 苦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奖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 戒的解释 戒 è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准备:戒途。戒装。 古同“界”,界限。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惩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éng jiè,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惩罚或警示来纠正过错、预防未来错误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惩罚与警戒结合:既包含对已发生过错的处罚,也强调通过这种处罚达到警示作用,防止再犯。
- 应用场景:常用于法律、教育、行政管理等领域,如“惩戒违法行为”“学生惩戒制度”。
2.出处与演变
- 古代典籍:最早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逆臣子孙,布满朝中,何以惩戒后人乎?”。
- 历史发展:汉代《汉书·诸侯王表序》中已有“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用法,强调以历史教训为戒。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惩罚、责打、惩责(如“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 反义词:奖励、开恩(如“对优秀行为给予奖励”)。
4.用法示例
- 纠正行为:“他们懒散的学习态度应该得到惩戒。”。
- 警示作用:“杀一儆百,枪毙逃兵以惩戒他人。”。
5.补充说明
- 原则性要求:需符合合法性、公正性,避免滥用(如“惩戒需基于必要性原则”)。
- 社会意义:通过约束不良行为维护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如《汉书》《文心雕龙》),可参考历史类典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惩戒(chěng jiè)是指对于违法、违规或有过失的行为进行惩罚和教育的行为。该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讠(讠是“言字旁”,表示与言语相关的字),右边的部首是戒(戒是“戈字旁”,表示与战争、守备有关的字)。根据笔画顺序,该字有11个笔画。
“惩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惩”字原指纠正、教训,并通过惩罚来实现。而“戒”字则表示警戒人们,使其保持警觉,避免犯错。繁体字“懲戒”与简体字“惩戒”意思相同,只是字形有所不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根据不同的朝代和字典,该词的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该字的写法是“惩截”;而在《说文解字》中,则写作“惩栉”。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学校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惩戒措施。
2. 法律法规制定了针对犯罪行为的惩戒程序。
3. 父母的惩戒举措对于孩子的行为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些组词包括惩罚、惩治、惩处、从戎(指入伍,作为惩戒的一种方式之一)等。
与“惩戒”近义的词有惩治、惩罚、处罚等。
与“惩戒”反义的词有奖励、激励、鼓励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