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纪録的意思、纪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纪録的解释

(1).纪,通“ 记 ”。记录,用文字记载。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録。”《魏书·序纪》:“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録焉。”《新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帝尝詔:‘起居纪録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 汉 兴,大中大夫 陆贾 纪録时功,作《楚汉春秋》。”

(2).纪,通“ 记 ”。记载事情的文字。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自虽二帝三王之盛,若不存纪録,则名氏年代,不闻於兹,功德事业,无可称道焉。” 宋 曾巩 《请访问高骊世次》:“或来使未能尽对,即諭以候归本国,讨寻纪録,因向后别使人附来。” 沉从文 《<沉从文散文选>题记》:“至于我这两本习作,能看做探路打前站的哨兵纪录,对家乡同好起点参考作用,就足够了。”

(3).纪,通“ 记 ”。指做记录的人。

(4).纪,通“ 记 ”。官吏有功绩或犯有罪过,记录在案,以为其后升迁、黜罚之依据。《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功合纪録,以劝戎行。”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为国家出死命,使功劳可以纪録。”《明律·名例律·职官有犯》:“其犯应该笞决、罚俸、收赎、纪録者,不在奏请之限。”又 清 制,官吏有功绩者,议叙之法,一曰纪录,二曰加级。纪录计以次,有纪录一次、二次、三次之别,级一当纪录四次。

(5).纪,通“ 记 ”。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竟然创造了打死五个敌人的最高纪录。” 秦牧 《长街灯语·中国的书龙》:“这些年来, 美国 和 日本 的最畅销的文学书,都已经达到了八百万册以上的纪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纪録”是“记录”的异体写法,其中“纪”通“记”,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纪録”的核心含义是“用文字记载”,属于动词用法。例如《论衡》中“难得纪録”即指难以用文字留存。

二、名词含义

  1. 记载内容的文字
    如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提到“若不存纪録,则名氏年代不闻”,强调文字记载对历史传承的作用。
  2. 记录者身份
    可指负责记录的人,如古代史官或文书人员。
  3. 官吏考核依据
    指对官员功过进行书面存档,作为升迁或处罚的凭证。
  4. 最高成绩的记载
    现代引申为某项活动的最佳成绩,如“打破纪录”。

三、现代用法扩展

在影视领域,特指以真实事件为题材的纪录片(如“纪录影片”)。

附:词义辨析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语义,涵盖历史、行政、文化等多场景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纪录的意思

《纪录》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记录、记载、记叙某一事件或事物的发展过程、经过的详细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从字的结构来看,《纪录》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纟(纟字部)和记(言字部)。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

《纪录》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是用来指代历史记载的。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科学等领域,用来描述记录和记载事件的过程。

繁体

《纪录》的繁体字为「紀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纪録」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类似的结构和意义。根据古代字史的记载,「纪録」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

例句

1. 他用相机记录了整个旅行的纪录。

2. 这本书详细纪录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

组词

纪录片、纪录片编导、纪录片制作、纪录片导演、纪录片摄影、音乐纪录片、家族纪录片。

近义词

记录、记叙、记述、记录片、记实。

反义词

遗忘、忘记、删除、抹去。

别人正在浏览...

安曼八百壮士百无一失百戏人宝檀不拾遗猜离蝉儿杈子痴子牀贴乏军兴访泊風什脯腊衡虑困心荒谬绝伦毁风败俗蠖伏蒹葭兼马假饶解放初讦谏靳啬矜汰金轝季孙氏就义集萤锯架峻朵口头文学恇眩昆岳料草俐亮六幺论旧麦穟乾龙情节祈签奇逸曲阁三宿赡博圣保罗大教堂沈纶诗工授政泰娘螳怒涕泪交垂王禄挽圈圈玩威五明马香罗小业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