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珠的意思、水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珠的解释

(1).圆珠状的水滴。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 宋 梅尧臣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荷积水珠重,天收霓帔轻。”《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茅盾 《子夜》七:“树叶都绿得可爱,很有韵律似的滴着水珠。” 巴金 《家》二八:“她一脸的水珠,就像是狼藉的泪花。”

(2).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牛肃 《纪闻》:“胡人曰……此水珠也。每军行休时,掘地二尺,埋珠於其中,水泉立出,可给数千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珠,作为汉语中的常见名词,其核心含义指凝聚成圆球状的细小水滴。根据汉语词典释义及语言学分析,其详细含义可归纳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凝聚的液态小球

    指由水或其他液体因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球形或近球形微小液滴。例如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露珠、喷洒在空中的雾状水滴等。该释义强调其物理形态的独立性(区别于水流或水滩)与几何特征(球形)。


二、科学延伸释义

  1. 自然凝结现象

    在气象学中,水珠常指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附着于物体表面的水滴(如露珠、霜融水珠),其形成依赖温差与湿度条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表面张力作用的典型表现

    物理学视角下,水珠的球形特征源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与表面张力平衡,是液体最小表面积原理的直观体现。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三、文学与修辞扩展

  1. 泪滴的隐喻

    文学作品中常以“水珠”代指泪水(如“眼眶中噙着水珠”),赋予其情感意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珍贵事物的象征

    在诗歌或散文中,水珠可喻指短暂而美好之物(如“荷叶上滚动的珍珠般的水珠”),承载纯净、易逝的审美意涵。


四、构词与用法特征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网络扩展解释

“水珠”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通常指代以下含义:

  1. 物理形态
    指体积较小的水滴,由水的表面张力维持其圆形或椭圆形状态。例如:清晨叶片上的露珠、雨后屋檐悬挂的水滴等。

  2. 自然现象中的表现

    • 露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常见于植物表面()。
    • 雨滴:降雨过程中形成的微小水滴,降落时可能因气流破裂成更小的水珠。
    • 冷凝现象:如冷饮杯壁上的水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3. 文学与象征意义
    在诗歌或散文中,常被赋予美学或哲学意味,例如:

    • 象征短暂易逝的事物(如“荷叶上的水珠,转瞬滚落”)。
    • 比喻纯净、晶莹剔透的状态(如“泪珠如水珠般滑落”)。
  4. 科学视角
    从物理学角度,水珠的形成涉及表面张力、液体粘滞性等原理,其形状受重力与表面张力平衡影响,公式可表示为:
    $$ Delta P = frac{2gamma}{R} $$
    其中$gamma$为表面张力系数,$R$为曲率半径。

  5. 文化关联
    某些文化中,水珠被赋予特殊寓意,如日本俳句常以“露”暗示季节变换或人生无常。

别人正在浏览...

保弼碑碣辩法边州不见差除骋肆抽选楚萍黛蛾当当二辂奋发图强偾辕浮苍负耉茯苓甘服感应电动势龚古尔兄弟工作台乖反鸿塞黄蘗获齿嘉靖八才子嘉异诘辱解散帻皆悉寄书桃酒卮掬缩可佳狂狂踜蹭陵户六祖龙柏隆功龙蝨洛苑没世无称摩诃恼煞内孕欺大压小清枯青藜灯绳劾仕女画舒迟铜綫盌注五京想方设法销化晓月隙尘卸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