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没的意思、籍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没的解释

[register and confiscate] 登记并没收[家产]入官

详细解释

谓登记所有的财产,加以没收。《三国志·魏志·王修传》:“ 太祖 破 鄴 ,籍没 审配 等家财物貲以万数。”《北史·乐运传》:“ 运 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 江陵 灭,随例迁 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 运 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于是 麻 氏或死或流,子孙有官者皆贬夺,籍没家财,不可胜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阿尔萨》:“然居官清介,籍没时,其家惟黄连数十斤,当票数纸而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籍没”是古代法律中的一种刑罚,指将罪犯的财产和人口登记后没收充公,主要针对官员或家族犯罪。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籍”指登记名册,“没”即没收。合指官方对罪犯家产、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后收归国有。此刑罚常见于汉至明清时期,多用于谋逆、贪污等重罪。

  2. 历史案例

    • 《三国志》记载曹操攻破邺城后,“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 唐代《无双传》提到女主角因家族获罪被“籍没”为官奴;
    • 明代文献记载官员犯罪后“斩于洛市,籍没其家”。
  3. 执行范围
    不仅没收财产,还可能牵连亲属。如北周时期乐运的亲属被籍没,他靠做佣人多年才赎回家人。宋代司马光记载某家族被籍没时“子孙有官者皆贬夺”。

  4. 与普通没收的区别
    强调“登记造册”的程序性,需详细记录财产清单。清代案例显示,某官员被籍没时家中仅剩“黄连数十斤,当票数纸”也被登记在册。

该词现代已无实际法律效力,但作为历史术语常见于古籍。如需具体案例细节,可查阅《三国志》《北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籍没》

《籍没》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失去户籍,指个体或个人失去与国家相关的身份和权益。

拆分部首和笔画

《籍没》的拆分部首是⼮和⺮,总共有10画。

来源

《籍没》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法律制度,代表个体或个人与国家断绝关系的状态。

繁体写法

《籍没》的繁体写法为「籍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籍没」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籍」的古代写法为「⺛」加「⺮」,而「没」的古代写法为「殳」加「水」。

例句

1. 他因犯罪被判刑,最终被宣告《籍没》,成为了社会上的无名之辈。

2. 在那个时代,异族侵略后,很多人家的族谱全都《籍没》了。

组词

相关的组词有:籍贯、籍簿、户籍等。

近义词

与《籍没》意思相近的词汇有:身份丧失、丧失国籍、丧失权益。

反义词

与《籍没》意思相反的词汇有:保留户籍、获得国籍、保有权益。

别人正在浏览...

安静巴巴宝守蝉不知雪臣寮宠臣创巨楮桃稻雁达师颠偾掉文袋东晋端木非议妇公干脆利落还第豪夸豪士鸿深后会花边钱火珠首鵳鵳子结轸亟缚屣岌嶷津桥筋肉窘暴开尔文羸惫陵架麟省罗襕门童民词牧业脑头醲緑千金裘衾簟芹曝蹊岖区服冗费箬笠杀一警百神区鬼奥舍帐失步时龙疏懒投笏托腮闲绰骁猛下乘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