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色厉内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 绍 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袁绍 色厉胆薄,为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色厉胆薄”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评价袁绍时提到: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此处通过袁绍的性格特点,生动诠释了该成语的贬义色彩。
适用于文学创作或日常交流中,形容表面强势实则懦弱的人。例如:
他看似严厉,实则色厉胆薄,遇到危机便退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演义》原文或成语词典。
《色厉胆薄》是指一个人有勇敢的气概,但又好色且胆子小,形容一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得勇敢,而在另一方面却十分胆小怕事。
《色厉胆薄》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色(色素):部首-色(色彩);总笔画-6
厉(儿厂):部首-厂(厂房);总笔画-8
胆(⺼旦人):部首-⺼(肉);总笔画-9
薄(艹菐):部首-艹(艹字头);总笔画-16
《色厉胆薄》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描写,形容梁山英雄曹正的性格特点。这个成语后来被人们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勇敢果敢的特点,而在另一方面却胆小怕事的性格特征。其繁体字为《色厲胆薄》。
古时候汉字《色厉胆薄》的写法略有不同:
色:曷里
厉:厤
胆:覸
薄:蔑亻
他在工作上非常色厉胆薄,但在面对女孩子时却畏畏缩缩。
相关的组词有:
胆大心细、胆小怕事、胆大心粗、胆大包天
近义词有:勇敢而胆小、勇而有谋、勇猛无畏
反义词有:胆小怕事、胆小如鼠、优柔寡断
挨三顶五伯玉知非步军常武扯头重修吊运洞了额名放烟幕弹风机分吟负乱黼命刚叉高居深拱鼓唇咋舌会绍胡乃虎穴狼巢阚吼坑蒙寇战姱娥两京连中撩峭流沔买爵门面杯闷腾腾邈古蜜丸默赞木简脑揪辗顾评産迫守青丘丘八髯鼎升遐少年白发神采飞扬时晌双标顺口话説议四边浄斯养松畅酸杖塌中铜绿土铛鼍鼓卫道士无赐宪官萧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