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il and whine] 哭哭啼啼的样子(含厌恶意)
她动不动就哭天抹泪
哭哭啼啼貌。《红楼梦》第三二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抺泪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大地主的话,可别信了。他这会子装孙子,哭天抺泪,在早,他们整得咱们穷人眼泪流成河。”
“哭天抹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ū tiān mǒ lèi,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形容人极度悲伤或痛苦时的状态,表现为哭喊、流泪不止,甚至用手擦拭眼泪,带有情绪失控的意味。字面可拆解为“哭天”(向天哭喊)和“抹泪”(擦拭眼泪),两者结合强化了哭泣的激烈程度。
出处与用法
使用场景与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细节,可参考《红楼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
《哭天抹泪》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伤心或悲痛到极点的状态。下面将对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详细介绍。
《哭天抹泪》意为大声哭泣,深感悲痛或悲伤,形容心情异常痛苦。
《哭天抹泪》的拆分结果为“口、天、手、氵、泪”,其中“口”为头部部首,天为第二部首,氵为水部首。
《哭天抹泪》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故事《孟母三迁》中,孟母三次搬家,每次为了给儿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搬到靠近学校,儿子却常常迟到,于是孟母为了让儿子更加拼命学习,便抽去了晚上儿子睡觉的席子。第二次搬家,孟母为了让儿子白天拼命学习就剥去了他吃饭的饭碗。第三次搬家,房子周围只有黑山,孟母为了让儿子没有看别的东西分心,抹去了他眼泪,让他强忍悲痛,集中注意力。
《哭天抹泪》的繁体字为「哭天抹淚」。
《哭天抹泪》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泣天抹泪」。
他失去挚爱的妻子后,整夜都在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哭诉、哭丧、哭喊等。
痛哭流涕、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笑逐颜开、喜从天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