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竭智尽忠的意思、竭智尽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竭智尽忠的解释

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竭智尽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jié zhì jìn zhōng,形容用尽全部智慧和忠诚,毫无保留地奉献心力。以下从语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竭:耗尽、用尽(《汉语大词典》卷9,页1023)
    • 智:智慧、谋略(《汉语大词典》卷5,页753)
    • 尽:全部付出(《汉语大词典》卷7,页108)
    • 忠:忠诚、尽心竭力(《汉语大词典》卷7,页565)

      组合意为“耗尽智慧,献出全部忠诚”,强调极致的奉献精神。

  2. 整体释义

    指为某事或某人倾注全部才智与忠心,常形容臣子对君主、个人对事业的极度忠诚与投入(《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页689)。


二、用法与语境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释义为“竭尽才智与忠诚”,并引战国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竭智尽忠。”(卷8,页1124)

  2. 《成语源流大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指出其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后固化形容无私付出(页876)

  3.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中华书局)

    强调其与“鞠躬尽瘁”近义,均属最高层级忠诚表达(页321)


四、文化内涵

该成语承载儒家“忠”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传统伦理中对“智忠双全”人格的推崇。其使用需满足两个条件:

  1. 能力维度:需展现卓越智慧(非盲目效忠)
  2. 精神维度:须毫无保留的忠诚(《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页423)

古籍例证:

《楚辞·卜居》:“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竭智尽忠以事其君。” ——印证其历史渊源与情感强度。

网络扩展解释

“竭智尽忠”是一个汉语成语,现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指用尽全部智慧和忠诚,形容为人或事尽心竭力、毫无保留地奉献。核心含义是智力与忠诚的双重极致付出。

2.出处溯源

源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此句描述屈原被流放后仍为国事殚精竭虑的状态,成为成语的原始语境。

3.结构与用法

4.示例与延伸

清代小说《八仙全传》第67回曾用此成语描述角色在困境中权衡利弊的心理状态:“但为本人免祸起见,也不便再和从前一样的竭智尽忠。”(注:此例来自权威性较低的网页,仅供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典故背景或详细用法,可查阅《卜居》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八髎绑解宾校踩界晨飡雠贼垂顾从容自若啖啖大器晩成定编杜工部祠渎斁房改冯国璋凤毛麟角干烈攻玉搆会馆次鬼鬽诡僞故居聒挠蒿然诃让合主呼号混秽建国碱瘠急且军权具眼联播礼律临楮柳眼茶毛诗米制炮墩前溲青袍白马情窝清远丧奠势力眼守信鼠窃狗偷四戚龆穉厅堂突杌往返捂盖子效捷小梅花洗肠邪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