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且的意思、急且的详细解释
急且的解释
仓卒。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 汉 家节。”
词语分解
- 急的解释 急 í 焦燥:急燥。着急。焦急。 气恼,发怒:急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迫切,要紧:急切。急诊。
- 且的解释 且 ě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
专业解析
“急且”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独立收录的常用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具体用法来分析。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 核心含义与用法
-
“急”的含义:
- 迫切、紧急:指事情需要立即处理或情况紧迫。如《说文解字》:“急,褊也。”段玉裁注:“褊者,衣小也。故凡窄陿谓之褊…引申为凡迫蹙之称。”《现代汉语词典》释“急”为“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 快速、迅疾:指速度快。如《广韵》:“急,急疾。”
-
“且”的含义:
- 暂且、姑且:表示暂时、权宜。如《说文解字》:“且,荐也。”引申为暂且义。《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释“且”有“姑且、暂且”义。
- 并且、而且:表示并列或递进。
-
“急且”组合的语义:
- 在紧迫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当“急”与“且”连用,常表示在紧急或迫切的情势下,采取一种暂时的、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或状态。其核心语义是“因急而暂且(如何)”,强调在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性、过渡性处理。
- 语用特征:多见于古白话文献(如敦煌变文、宋元话本),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基本被“暂且”、“姑且”、“权且”等词替代。
二、 文献例证与语境分析
- 敦煌变文例证:
皇帝闻奏,即在殿前,遂赐(韩)衾虎(擒虎)锦袍玉带,拜为将。衾虎得赐,急且便出。(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编号S.2144)
- 分析:此例中,“急且”描绘了韩擒虎在皇帝拜将赐物后,因军情紧急或职责所迫,来不及多做停留或仪式,便立即、匆匆地离开殿前。它融合了“急”(迅速、紧迫)和“且”(暂且如此行动)的双重含义,生动表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匆忙、果断行为。此处的“急且”可理解为“急忙地”、“匆匆地”,带有“因急而暂且(不顾其他)”的意味。
三、 现代汉语中的状况
- 非规范词汇:“急且”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等权威辞书作为独立词条收录。
- 古语残留:在现代汉语书面语或口语中几乎绝迹,其语义和功能已被“急忙”、“赶紧”、“暂且”、“姑且”、“权且”等更常用的词语取代。理解它主要依赖对古文献的解读。
参考文献来源:
-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 - 汉字本源释义。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 现代汉语规范释义。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 - 古汉语虚词专门词典。
- 敦煌文献《韩擒虎话本》 (编号S.2144) - 唐五代白话文学作品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急且”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仓促、匆忙或慌张的状态,常见于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jí qiě(ㄐㄧˊ ㄑㄧㄝˇ)
- 含义:指仓促、匆忙,多用于描述因时间紧迫或情势紧急而表现出的慌张状态。例如:
“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汉家节。”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2.词源与用法
- 来源:该词最早见于元代戏曲,如关汉卿的杂剧,用于刻画人物在紧急情境下的心理或行为。
- 语境:常与“里”连用(如“急且里”),加强语气,强调时间紧迫或行动匆忙。
3.现代应用
- 现代汉语:此词在现代口语中已极少使用,但可在研究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时遇到。
- 近义词:仓促、慌忙、急切。
4.例句参考
- 古典例句:
“云枫眼见凌若随着舒朗越走越远,而这两个女人偏偏纠缠甚紧,心中既急且痛。”
- 现代仿例:
“任务截止在即,他急且地整理资料,生怕遗漏细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或元曲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辩要并床层殿承檄穿穴逾墙春汛赐祝风雷性风书风头耕叟格佞钩翼夫人广秀衮迭滑习俭饿饯席驾说借用金精玉液矜躁举炊具礼泃涕榔榔滥冒老盆蜡社连持灵阜隆渥命世之才闹啾啾溺尿辟道谱纪迁迻悄静气象卫星柔艳三五成群上情下达升差生荣食茱疏彻顺文丝包綫思政他们桃三李四通阛享祈贤吏衔牌贤叔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