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毛诗的意思、毛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毛诗的解释

即今本《诗经》。相传为 汉 初学者 毛亨 和 毛萇 所传。据称其学出于 孔子 弟子 子夏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故称。《毛诗》在 西汉 未立学官,属经古文学派。 东汉 时著名学者 郑众 、 贾逵 、 马融 、 郑玄 等皆治《毛诗》。 郑玄 作《毛诗传笺》。 魏 晋 以后,今文 齐 、 鲁 、 韩 三家《诗》渐散亡或无传者,唯《毛诗》独盛。至 唐 孔颖达 定《五经正义》,于《诗》取 毛 传与 郑 笺,乃更为后世所宗尚。至 宋 ,始有人怀疑出于 子夏 说为伪托。 清 儒治《毛诗》者颇多,以 陈奂 《诗毛氏传疏》为精确详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毛诗是中国古代《诗经》研究的重要传本,特指由西汉毛亨、毛苹(一说毛苌)所传的《诗经》注释体系。作为汉代“古文经学”的代表性文献,《毛诗》与齐、鲁、韩三家“今文经学”并列,后因三家诗逐渐亡佚,毛诗成为唯一完整流传的版本。

其核心内容包括《诗序》和《毛传》两部分。《诗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总论《诗经》的创作原则与教化功能,小序则逐篇阐明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主旨。《毛传》是对《诗经》字词、名物的训诂,强调以“美刺”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观。东汉郑玄为《毛传》作《笺》,唐代孔颖达编撰《毛诗正义》,进一步确立了毛诗在经学史上的权威地位。

从文本结构看,毛诗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涵盖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及周、鲁、商三颂。其注释体系以“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为纲领,注重通过诗歌内容推行礼乐教化,这一特点在《毛诗序》中有系统论述。

现存权威版本以《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为基础,清代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等著作,均从文字训诂与经义阐释角度深化了毛诗研究。现代考古发现如安大简《诗经》,为毛诗文本校勘提供了新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毛诗”是中国古代对《诗经》的别称,其解释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 基本含义
    毛诗即今本《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涵盖民间歌谣、宫廷乐歌与祭祀颂词。

  2. 传承与发展
    相传由西汉学者毛亨、毛苌(合称“大小毛公”)整理注释,其学说源自孔子弟子子夏。东汉郑玄为《毛传》作笺注(即《毛诗传笺》),唐代孔颖达将其定为《五经正义》之一,成为后世官方权威注释。

  3. 学派地位
    属古文经学派,西汉时未列学官,东汉后因郑玄等学者推崇逐渐兴盛。魏晋时期,今文经学派“齐、鲁、韩”三家诗散佚,毛诗独存并成为主流。

  4. 文学与文化价值
    毛诗语言简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是文学经典,也是研究先秦社会、语言、礼制的重要文献。其注释体系对后世经学影响深远,至今仍是《诗经》研究的核心文本。

如需进一步了解毛诗具体篇目或注释特点,可参考《毛诗故训传》《毛诗正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炼刚背黑锅并亲不可企及不至紧惨怀参取钗分朝光愁环带下医答卷打垮點媂电烙铁彫僞迭翮放蔑覆车之鉴胳膊腕子鸿昧华搆会典晖素慧悟箭筹剑佩堇块畸轻畸重九纮集子拘确课单蠡屏马价珠没把鼻孽根祸胎凝默秋孛辘弃智遗身区盖曲率任算三叶山枇杷手面黍豚丝绳四译馆岁雄素心人擡手啼饥号寒头皮瓦垅韦素无踪无影下着谐和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