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袍白马的意思、青袍白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袍白马的解释

(1).《南史·贼臣传·侯景》:“ 大同 中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 景 涡阳 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 景 乘白马,青丝为轡,欲以应謡。”后因以“青袍白马”指乱臣贼子。 唐 杜甫 《洗兵马》:“青袍白马更何有,后 汉 今 周 喜再昌。”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曰:“青袍白马,言 思明 、 庆绪 可平。”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

(2).喻闲官、卑位。 唐 杜甫 《至后》诗:“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 铜驼 非故乡。” 仇兆鳌 注:“此诗‘青袍白马’,与《洗兵行》所引《侯景传》不同。 朱 注以公诗‘青袍也自公’、‘归来散马蹄’为证,皆指幕府言。曰‘有何意’,言志不得自展也。” 清 钱谦益 《闲坐》诗:“青袍白马已駸駸,閒坐东窗度暝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袍白马"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可从字面和引申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面释义

二、引申义与典故 “青袍白马”的深层含义主要源于两个著名的历史或文学典故,使其超越了简单的服饰与坐骑描述:

  1. 指代叛乱者或兴乱之人: 此义项源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大将侯景叛乱的典故。

    • 典故背景: 《梁书·侯景传》记载,侯景在发动叛乱时,曾“骑白马,青丝为辔”,士兵则穿着青色战袍。侯景之乱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
    • 成语固化: 后世便将“青袍白马”作为叛乱首领或制造祸乱者的代称。例如,杜甫在《洗兵马》诗中写道:“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此处的“青袍白马”即指代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表达了诗人对叛乱平定、国家复兴的期望。
  2. 指代寒士、幕僚或闲散官职: 此义项更侧重于“青袍”所象征的身份。

    • 身份象征: 如前所述,青袍是低阶官吏或未入仕文人的标志性服饰。
    •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青袍白马”常组合出现,用以描绘职位卑微的读书人、幕府中的僚属,或骑着白马、身着青袍的闲散官员形象,带有一种落寞、不得志或羁旅漂泊的意味。例如,杜甫《至后》诗云:“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这里的“青袍白马”更多是诗人自况或泛指漂泊的士人,表达了一种身世飘零之感。

“青袍白马”一词,其基本构成描绘了人物的穿着与坐骑,但在汉语的实际运用中,它主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典故和象征意义:

  1. 叛乱祸首的代称: 特指像侯景那样骑白马、率青袍部众作乱的人(典出《梁书·侯景传》)。
  2. 寒士、卑官或羁旅者的意象: 象征地位不高、未得志的读书人、幕僚或漂泊的官员(常见于古典诗词,如杜甫诗作)。

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的是历史典故中的叛乱者,还是文学意象中的失意士人。

网络扩展解释

“青袍白马”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典故性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语境:

  1. 指代乱臣贼子
    该含义源自南朝梁时期侯景叛乱事件。据《南史·侯景传》记载,童谣“青丝白马寿阳来”预言了侯景之乱。侯景兵败后,朝廷赐青布制袍,士兵皆穿青衣,他本人骑白马、用青丝缰绳以应童谣。唐代杜甫在《洗兵马》中引用此典:“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借指安史之乱中的叛将。

  2. 比喻闲官或卑微职位
    在另一语境下,杜甫《至后》诗云:“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此处“青袍白马”暗喻诗人身居幕府小官、抱负难展的境遇。清代钱谦益《闲坐》诗中也延续了这一象征意义。

注意:提到的“形容人物风采出众”属于现代误读,与历史典故无关,需以权威古籍和诗作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黯惨腌臜包络标准语赪頩尘秽崇遇春朝打量迭嬗顶毛钉鞾泛婚梵磬酆剑改意干城之将攻读馆阁横幅荒急兼秋击角歌锦香囊酒市沮弃困伤六十四卦隆刑峻法卵盐路人甲陆疏马鼈秘历蟠薄泼胡王乞寒戏旗地懃恳亲征岂止羣落遶指觞次声控适等试儿尸乡翁时叙霜匏税俗孙权台宰谈对潬潬田父之获铁心铁意铜驼草莽偷期徒与五熟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