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祠的意思、杜工部祠的详细解释
杜工部祠的解释
亦称“ 杜公祠 ”。为纪念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所建。 元 宋旡 有《杜工部祠》诗, 仇兆鳌 解题云:“据 四明 杨德周 所考, 杜公 祠堂凡有数处……自 成都 、 夔州 、 耒阳 外,又存四祠。”四祠指 江原 、 鄜州 、 同谷 、 剑门 诸祠。今 陕西省 西安市 有“杜工部祠”,为 明 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 西安 名胜之一。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 祠的解释 祠 í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杜工部祠是纪念唐代诗人杜甫的祠堂,又称“杜公祠”。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杜工部”源自杜甫曾担任的官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以此尊称。祠庙最初由元人记载,现存多为明清时期重建或修缮,主要功能为祭祀、纪念其文学成就与家国情怀。
二、分布与历史
-
西安杜公祠
位于长安少陵原畔,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清代多次修葺,1960年辟为“杜甫纪念馆”。此处与杜甫长安生活经历相关,他曾在此耕田赋诗,留下“杜曲幸有桑麻田”等诗句。
-
成都工部祠
属杜甫草堂核心建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风格朴素庄严,体现文人纪念的雅致传统。祠内设杜甫塑像,并与高适等友人诗作关联,见证其蜀中交游史。
-
其他地区
据记载,夔州(今重庆奉节)、耒阳(湖南)、鄜州(陕西富县)等地历史上均有祠堂,部分仅存遗址。
三、建筑与文化意义
- 结构特点:多为四合院布局,如西安祠依山而建,成都祠青瓦素墙,体现简朴风格。
- 文化功能:除祭祀外,部分祠设书院(如杜陵书院),兼具教育与文学传承。
- 文学影响:历代文人题咏众多,如清代祁琳《游杜工部祠》描绘“城南工部祠,唯有野花存”的沧桑意境。
四、现代保护
西安、成都两处保存较完整,现为重要人文景点。西安纪念馆展示杜甫长安时期诗作手稿,成都草堂则复原其故居场景。
如需更详细地点列表或诗文考据,可查阅权威历史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工部祠是指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山的一座祠堂,用以纪念杜工部(即杜琢),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这座祠堂。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杜:木(木头)+口(口而言)
- 工:工字旁
- 部:阝(阜)+乍(乍急)
- 祠:示(礻)+土(土地)+巳(自己)
来源: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杜工部祠建于北宋时期,用以悼念杜工部的贡献和忠诚。
繁体写法:杜工部祠
古时候汉字写法:杜工部祠
例句:我去泰安旅行时,参观了杜工部祠。
组词:祠堂、纪念、泰山
近义词:纪念堂、忠诚祠、功臣祠
反义词:忘怀、遗忘、不思念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