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诫教导。 清 唐甄 《潜书·贱奴》:“然刚明之君,或中其一二,法制无可加,诫训无所益,祖虽神圣,盖亦莫之如何也已矣。”
“诫训”是由“诫”与“训”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劝诫教导”,常用于指代带有警示性的教诲或规范指导。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诫”指用言语使人注意避免错误,如“告诫”“劝诫”;“训”则指教导、训导,如“教训”“训诫”。二者结合后,“诫训”多指通过严肃的言辞或事例对他人进行规劝,以达到修正行为、传递经验的目的。
从汉语词源角度分析,“诫”在《说文解字》中属“言部”,本义为“敕也”,即通过语言表达约束意图;“训”在《尔雅》中释为“导也”,强调引导教化的过程。两者结合形成的“诫训”一词,常见于古代典籍与家训文献,例如《颜氏家训·序致》中“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即包含诫训之意,体现通过规范言行实现代际教育的特点。
现代语境中,“诫训”的使用范畴涵盖家庭教育、职场规范、道德传承等领域。例如《汉语大词典》中引《后汉书·列女传》注:“诫训之言,所以勖修德业”,说明其具有激励个体完善品行的功能。该词常与“谆谆”“殷切”等副词搭配,体现言语教导的恳切态度,如“长辈的诫训应虚心聆听”。
参考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诫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è xùn,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告诫、警示的方式教导他人,以达到纠正错误或预防潜在问题的目的。以下是详细解释:
总结来看,“诫训”是一种结合警示与教育的复合型教导方式,适用于需要规范行为或纠正错误的场景。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潜书》等文献。
安办白毛女帮教鼻龙策牍昌都县雏鬘处姊藂集存纳嗒嗒待绝倒包大渍东阬短陋粪墙拱绕公沙贵公归国华侨核电厂红勒灰指甲角束嚼咽金钟罩爵服两榜进士灵羽滤纸煤田民权麋躯暖堂频送谦悫钱舍乔装切诣启封亲族齐泰驱奴穰穰劳劳忍情瑞曲散汉伤害神怀石盐手行疏孽说唱文学体形透切象胥衔块小史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