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osay] ∶祈祷时记数用的念珠串;特指天主教祈祷时记数用的一种念珠
(2) [beads]∶*********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
左臂挂念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为念珠各一。
亦称“ 念佛珠 ”。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串珠。用材不一,粒数有十八、二十七、五十四、一百零八之分。《旧唐书·李辅国传》:“ 辅国 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 寳玉 ,道:‘今日初会,仓卒无敬贺之物,此係圣上所赐蕶苓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持珠诵佛》:“按今人所用念佛珠,亦有典故。” 鲁迅 《彷徨·离婚》:“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 爱姑 ,而且互视,努嘴,点头。”
念珠,又称数珠、佛珠或咒珠,是多种宗教中用于祈祷、念诵经文或咒语时记录次数的工具。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念珠的核心在于“念”而非“珠”,它通过物质载体帮助信徒集中精神,记录修行次数,并寄托信仰。其本质是辅助修行的法器,而非单纯的装饰品。
佛教
佛教称念珠为“数珠”,用于称念佛号、持咒或诵经计数,常见材质包括菩提子、香木、玉石等。珠数有特殊含义,如108颗象征断除108种烦恼,54颗代表修行次第的54个阶位。
道教
道教念珠称“流珠”,108颗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头珠象征北极星,结构中的三台、南斗六星等元素体现道教宇宙观。
其他宗教
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使用念珠,但材质、数量和象征意义各有差异。例如伊斯兰教“泰斯比哈”多为33或99颗,对应安拉的尊名。
材质包含天然材料(菩提子、水晶、琥珀)和香木,结构上常配有“头珠”作为循环起点,并缀有象征宗教意义的装饰,如道教的葫芦珠与三台阶。
念珠通过触觉与计数帮助修行者专注,达到净化心灵、增进智慧的目的。佛教强调“心念”主导,念珠是引导正念的工具。
如需更完整的宗教象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百科类来源(如、5)。
《念珠》是一个成语,意为一串用来计数的珠子。它的含义比喻用来搀扶自己、安慰自己或默数心事的事物。
《念珠》的部首是玉,总笔画数为10画。
《念珠》最早出现在《史记·吕后本纪》中:“章帝立,皇太后立皇后车氏。帝幼,以太后为足下养。皇后犹禁中小臣弗得唤外人,太后曰:‘朕师不唤,康熙不能禁’。”这里的“不唤”就是《念珠》的来源。
《念珠》的繁体字是「唸珠」。
古时候,《念珠》也有一些不同的写法,如「念珧」、「念璇」、「唸珧」等。
1. 他长时间低头默默念珠,好像在默念一些心中的事情。
2.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内心的念珠来宽慰自己。
可以以《念珠》为核心,组成其他词汇,例如:
1. 念珠链:用来穿线的一串珠子。
2. 念珠经:*********用来默念念诵咒语的珠子。
3. 念珠手链:戴在手上的一串念珠,供人默数或用于辅助冥想。
与《念珠》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
1. 心灵慰藉:用来安慰自己内心的事物或行为。
2. 安慰剂:指用来减轻痛苦或压力的物品或行动。
3. 心事默念:通过默默念诵来排解内心烦躁的方法。
与《念珠》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
1. 悲伤:指内心感到伤痛或悲哀的状态。
2. 焦虑:形容内心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的状态。
3. 忧愁:指内心感到忧伤、烦恼或苦闷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