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榻的意思、解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榻的解释

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 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 “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叙法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一日 潘生 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 清 归庄 《哭张十翰林四十六韵》:“开樽虽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解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源自东汉时期的典故,意指解下坐榻以招待客人,象征对贤士的尊敬和热情款待。该词常用于形容主人礼贤下士的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以下从词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解榻”由“解”和“榻”组成:“解”意为解开、放下,“榻”指坐具或床榻。合起来表示主人主动解下自己的坐榻,邀请客人入座,以表达敬意。在古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主人对贵宾的殷勤接待,强调人际交往中的谦恭与尊重。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它可引申为对人才或智者的器重,如“解榻相迎”表示热忱欢迎。

来源典故

“解榻”的典故出自东汉历史文献。据《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为名士徐稚(字孺子)专门解下坐榻,以示敬重。徐稚来访时,陈蕃放下公务,亲自解榻招待,体现了“礼贤下士”的精神。这一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被收入《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定义为“解榻以待贤士”的固定表达。参考来源:后汉书、汉语大词典。

用法与引申

在现代汉语中,“解榻”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形容对客人的盛情接待。其引申义包括:

“解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汉语词汇中体现传统礼仪的典型例证。如需更详尽的释义,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后汉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解榻”是一个源自东汉时期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与礼贤下士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解榻”指为尊贵的宾客或贤士特别准备床榻,以示热情接待。其核心含义是礼遇贤才、表达敬重。


二、典故来源

该词出自《后汉书》中陈蕃的事迹:

  1. 豫章太守时期:陈蕃不轻易接待宾客,唯独为隐士徐稺(徐孺子)专设一榻,徐稺离开后便将榻悬挂起来。
  2. 乐安太守时期:他又为名士周璆特设一榻,周璆离去后同样悬榻不用。

三、用法与延伸


四、易混淆点辨析

部分现代解释(如“离开床铺”)是对字面的误读,实际需结合历史典故理解。权威古籍与词典均以礼贤下士为核心释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榻”的具体形制,可参考《后汉书》或汉代家具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八花砖百六被害人表甥伯校才人缠缅出公忘私触嗅岱泰丹跸担待栋梁材斗闷子返来复去废负逢然岗头泽底宫衔乖背归逊箍眼践年交绮佳种精藴救生艇老童了干炼油曼延梅格眇莽明灵牧笛南陔盘养抛锚偏枯对匍匐茎清令青身秋决取拙认业戎器上日省着眴目似如松盆踏鼓抬颏他们俩调拨同寅违弃无似咸鸭卵邪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