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称耆童。古代神话中的神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榣山 ,其上有人,号曰 太子长琴 。 顓頊 生 老童 , 老童 生 祝融 , 祝融 生 太子长琴 。” 袁珂 校注:“《西次三经》云:‘ 騩山 ,神 耆童 居之,其音常如鐘磬。’ 郭璞 注:‘ 耆童 , 老童 , 顓頊 之子。’即此 老童 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慕 老童 于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老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身份溯源 老童是颛顼帝之子,黄帝的曾孙,《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其谱系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属于上古神话体系中的重要支系。他被视为童姓始祖,因善歌而被后人以名为姓。
神话记载 在《山海经》的记载中,老童居于騩山(或作榣山),其声音如钟磬般清越,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三国嵇康《琴赋》中“慕老童于騩隅”的典故,也印证了其与音乐相关的神性特质。
别名考据 老童在不同典籍中有“耆童”“卷章”等别称(见《世本·帝系》),《西次三经》郭璞注明确指出“耆童即老童”,反映了古代神话人物在传承中的多名称现象。
后代支系 据《大荒西经》记载,老童生有祝融(火神)和太子长琴(音乐之神),而《世本》提到其父颛顼娶滕氏女禄所生,构成了黄帝-颛顼-老童-祝融的上古神系链条。
文化意义 作为童姓始祖,老童的形象承载着先民对音乐与语言的崇拜,其音律天赋被视作沟通天人的媒介,在神话体系中具有连接神界与人间的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古籍原文或谱系细节,可查阅《山海经》原文及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文献。
《老童》是一个词汇,它指的是年纪虽然大了,但却依然保持童心、天真的人。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年纪已经很大的人,但依然有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思维方式。
《老童》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老”和“童”。其中,“老”表示年纪大,是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童”表示少年儿童,也是一个汉字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拆分成部首的“老”有4画,而“童”有12画。
《老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在小说里,贾母要求贾宝玉“戴上《螺钿赐观音菩萨》方可应真”。而这个菩萨就是《老童》的代称。
作为一个现代的汉字,目前还没有繁体字的形式。
古代书法家在书写《老童》时,采用的是独特的汉字写法。汉字部首“老”的写法类似于现代的“老”,而“童”的写法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较为复杂,形状较为拗曲。但现代汉字的标准化规范使得现代人更常用标准的写法。
1. 他虽然已经50岁了,但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老童》的活力。
2. 这位作家被称为文坛上的《老童》,因为他的作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老少童工、老者童心、老顽童
童心未泯、大孩子
老成稳重、沉稳成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