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申舒貌。一说,相牵引。《庄子·在宥》:“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獊囊而乱天下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臠卷,不申舒之状也。’ 崔 同。一云:‘相牵引也。’”
脔卷是古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肢体蜷缩、无法舒展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因痛苦、恐惧或束缚而收缩身体的情形。以下从词典释义、文献用例及字源角度详细解析:
指身体或肢体向内收缩、无法伸展的姿态,多由外力压迫或内在痛苦导致。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6册第1430页
引申为精神或肉体受束缚而呈现的困苦状,含压抑、挣扎之意。
来源:《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952页
此词最早见于道家典籍,用以描绘生命受困的意象:
“脔卷獊囊而乱天下。”(《庄子·在宥》)
此处描述世人因欲望与制度束缚,如肉体蜷曲般丧失自然本性,导致天下纷乱。
文献参考:中华书局《庄子注译》(2010年)第128页
本义为切割成块的肉(《说文解字·肉部》),后衍生“碎裂”“蜷曲”之意,如“脔缩”(蜷曲收缩)。
本指膝曲(《说文解字·卩部》),后泛指弯曲、收束形体。
二字组合强化了形体扭曲蜷缩的视觉意象。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极少使用,仅见于研究古典文学、哲学或历史文本的学术场景。其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
“难民脔卷于寒风之中”(仿古用法),喻指冻馁交加、蜷缩瑟缩之状。
参考资料
“脔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形容事物卷曲、弯曲的状态,多用于描述柔软物体的形态。例如脆皮、纸张等卷曲的样子。
出自《庄子·在宥》,原句为:“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獊囊而乱天下也。”此处含义存在两种解读: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庄子》原文及历代注释(如陆德明《经典释文》)。
百兽抱愧包揽词讼奔湍鳖令避盖僝功硩陊丞属赐罢篡子翠云裘锉子大岘雕虫小事敦辞燔溺奋鳞瓜緜关嶮傀伟耗子尾巴横选化衣尘交当畿兵疾顿借春对金粉南朝精达酒博士谲委康歌考送魁俊老公嘴儿梁傅剺栎林占流叹陇头目下强半钱注乔做祛治神明日甚一日商序沈隐素霓讨探外用为国为民吴绵污泥浊水雾图香亮鲜衣怒马霄岫隰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