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储量的意思、储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储量的解释

[reserves] 储备的、储藏的数量

远景储量

详细解释

储藏的数量。 ********* 《为完成一九五四年矿产普查计划而奋斗》:“地质工作部门已经为国家找到和探明了某些在建设上必需的矿产和一定等级的矿产储量。” 华山 《山中海路》:“一切都要根据这个矿的储量重新规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储量”是一个汉语名词,指物质或资源经过测算后确认的储存数量,通常用于描述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可开发总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的定义,储量是“通过勘探确定的矿物或能源等在地壳内积聚的数量”,这一概念强调科学评估的准确性和数据的权威性。

在专业语境中,储量的计算需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例如《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GB/T 17766-2020)将储量分为“探明”“控制”“推断”三个等级,对应不同勘探精度下的资源量数据。这种分级体系被中国自然资源部应用于全国矿产储量统计。

该词的应用领域涵盖:

  1. 地质勘探:如油田的探明储量直接影响开采方案设计
  2. 能源战略:煤炭储量数据支撑国家能源安全规划
  3. 环境保护:稀土矿储量评估关联资源可持续利用
  4. 经济投资:贵金属储量报告影响资本市场估值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版)特别指出,储量需区别于“资源量”,前者特指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部分。例如某铁矿床总资源量10亿吨,但符合开采条件的储量可能仅6亿吨,这种区分对产业决策具有关键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储量是地质学和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指在一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可实际开采的自然资源数量。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1. 基本定义
    储量指经过地质勘查和经济可行性评估后,确定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被开采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自然资源总量。例如金矿中可实际提取的黄金量即属于储量。

  2. 关键特征

二、分类体系(以矿产为例)

根据勘查阶段和经济评价结果,储量分为三类:

  1. 可采储量(111类)
    已探明且经济性最优的部分,可直接用于生产规划。
  2. 预可采储量(121/122类)
    通过预可行性研究确定,经济性待进一步验证的储量。
  3. 基础储量
    未扣除开采损耗的总量,属于储量的上层概念。

三、评估与影响因素

  1. 技术因素
    开采技术革新可提升储量规模,如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显著增加天然气储量。
  2. 经济因素
    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使次边际经济资源转为储量。例如锂矿价格飙升后,原低品位矿藏变为可采储量。
  3. 政策标准
    各国储量核算标准差异影响数据可比性。我国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与国际CRIRSCO标准存在衔接空间。

四、相关概念辨析

概念 核心差异 数据来源
资源量 包含未达经济开采条件的潜在资源
基础储量 未扣除开采损耗的原始探明量
工业储量 开采储量与设计储量的总和

五、应用场景

如需更详细的分类标准或国际对比,可参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规范》(GB/T 17766-2020)。

别人正在浏览...

兵谏炳如日星,炳若日星不倍朝府从谏如流荡扬胆寒电流星散杜门绝客耳目长燔溃沸腾炉峯岫戆人高峭寡乏官校归泉骇诧好头脑麾仗交地假讬解冕金科玉律金行倨横课口浪淘淘墚地六齐龙篆蛮鼍冒儿咕咚描黛陌目木尺南翁鸟弋棿拟爬梳剔抉帡帏平原丘窟若或若木伤弓之鸟善最生患虱建草室宇私贴死问堂防堂联土地爷兔黄托斗韡曅舄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