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藉口的意思、藉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藉口的解释

(1).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 杜预 注:“藉,荐;復,白也。” 孔颖达 疏:“言无物则空口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与口为藉,故曰藉口。”

(2).多作托辞或假托的理由。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卷二:“ 唐 史称 房 杜 不言功,予谓此乃庸人鄙夫持禄固位者得以藉口也。”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他假公藉口为除奸横,其实要自逞强兇。”

(3).谓充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饥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我军出界近二旬,所获才三十餘级,何以復命!且食尽矣,请袭取 宥州 ,聊以藉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藉口”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借用依据
    最早源于《左传·成公二年》,指借用他人言论或事物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例如“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此处“藉口”即表示以某种理由向君主复命。

  2. 托辞或假托的理由
    后衍生为“假借理由”,如宋代陈善《扪虱新话》提到“庸人鄙夫持禄固位者得以藉口”,清代李渔《玉搔头》中“假公藉口为除奸横”,均指以虚假理由掩饰真实目的。

  3. 充饥(古义)
    北魏《齐民要术》中“自可藉口,何必饥馑”,此义项现已罕用。


二、与“借口”的关系

  1. 现代通用性
    现代汉语中,“藉口”与“借口”意义相同,均指推脱责任或解释行为的理由。例如“寻找借口”“制造借口”等用法。

  2. 字面差异

    • 藉口:原指“借用门路”,隐含策略性推脱,多见于古代文献。
    • 借口:更强调“假托理由”,现代使用更普遍。

三、文献用例


四、现代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左传》《扪虱新话》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藉口

藉口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用来形容人们编造或利用不真实的理由、借口来掩饰或推卸责任、避免某种行动或解释。这个词既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

部首和笔画

藉口的部首是艹,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藉口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介(jiè)”字。介字本义为垫下的底物,引申为媒介、手段,后来又引申为借口。

繁体

在繁体字中,“藉”字的上方加了一个艹部,形成了「薟」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藉字与现代写法相似,只是「艹」部位于「及」的右边,而不是上方。

例句

1. 他总是找各种藉口推迟自己做家务的时间。

2. 她用种种藉口来避免参加那个聚会。

3. 这只是他说出来的一个藉口,实际上他只是不想去。

组词

藉口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各种词组或短语,例如:

借藉口、寻找藉口、藉口百出、庸人自藉、藉口堆积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藉口近义的词有借故、托辞、理由等。相反的词有承认、解释、实话等。

别人正在浏览...

懊怀棒老二暴起抱慤比类合义才语财政参商之虞呈控陈俗持布鼓过雷门齿唇音村牛戴高帽儿担纲当初胆娘吊劳地下建筑物冬至线断用渡工对理峨髻否终则泰跟跖冠鸡和液火儿惑媚减产降祚尽在不言中惧服矿物质阃职老年兄粮仓列题丽徒卵幕杯瞀芮匿瑕排辟篇页破滞葡萄酒岂能取长补短乳槌陕服稍许水悍嗣后挑兵挺然蚊聚綫春枭鸾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