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钟暮鼓的意思、朝钟暮鼓的详细解释
朝钟暮鼓的解释
亦作“ 朝钟暮皷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唐 李咸用 《山中》诗:“朝钟暮皷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钟,一本作“ 鐘 ”。 宋 陈允平 《扫花游·雷峰落照》词:“可惜流年,付与朝鐘暮鼓。”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百尺高臺面 太湖 ,朝鐘暮鼓宴 姑苏 。”
词语分解
- 朝的解释 朝 ā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朝。明朝。 晨夕野暮 朝 á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
- 暮鼓的解释 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 唐 王贞白 《长安道》诗:“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值横江弄月归。”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六章:“鼓楼上传来暮鼓
网络扩展解释
“朝钟暮鼓”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āo zhōng mù gǔ,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基本释义
指佛寺中早晨敲钟、傍晚击鼓以报时的传统,后引申为警示或激励人勤勉自省的象征。
- 出处:唐代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近义词:晨钟暮鼓、暮鼓晨钟。
2.文化背景
- 古代寺院通过钟鼓报时,早晨先鸣钟后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以此规范僧众作息。
- 钟鼓声不仅是时间信号,更蕴含宗教意义,如提醒修行者“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多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描述寺院生活或比喻警世之言。
- 例句:明代梁辰鱼《浣纱记·伐越》中:“百尺高台面太湖,朝钟暮鼓宴姑苏。”
4.延伸意义
成语现多用于比喻发人深省的言语或事物,如“岁月如梭,晨钟暮鼓之间,应珍惜光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宗教内涵,可参考汉典、诗词典籍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朝钟暮鼓是一个成语,用来描述早晨钟声和傍晚鼓声交替鸣响的场景。这个成语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朝"、"钟"和"暮鼓"。部首分别是"木"、"金"和"鼠",它们分别都有自己的笔画数量。"朝"有12画,"钟"有10画,而"暮鼓"由15画组成。
《朝钟暮鼓》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描绘了古时候城市或寺庙里的宏亮钟声和鼓声,用以配合时间和提醒众人。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形容忙碌的日子或繁忙的工作。
对于繁体字,《朝钟暮鼓》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变化。它的写法在古代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成语往往是保持传承的。
以下是一个例句来帮助解释《朝钟暮鼓》的使用:每天早晨,朝钟暮鼓醒我起床和回家。
一些和《朝钟暮鼓》相关的组词有:朝霞、暮色、鼓声、钟声等等。
与《朝钟暮鼓》的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朝朝暮暮",强调长时间的持续;"朝思暮想",指思念的情感;"鼓乐喧天",形容喧闹的氛围。
相反地,与《朝钟暮鼓》相对的成语是:"寂静无声",意味着安静没有任何声响。
以上就是关于《朝钟暮鼓》这个成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相关词语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