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命的意思、鼎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命的解释

指帝王之位;国家之命运。《宋书·傅亮传》:“ 桓玄 暴篡,鼎命已移。”《北史·僭伪附庸传序》:“至如 晋 、 宋 、 齐 、 梁 虽曰偏据,年渐三百,鼎命相承。”《旧唐书·穆宗纪赞》:“皇皇上帝,为民立正。此何人哉,遽主鼎命。”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且主上乾纲独断,鼎命时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鼎命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与历史文化两个层面解析。字义上,“鼎”最初指青铜礼器,象征政权正统,《说文解字》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命”则指天命、政令,《尔雅》释为“命,令也”。两字组合后形成特殊政治术语,具体包含双重含义:

一、指代国家重大政令。《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指朝廷重命”,其用法常见于史籍,如《宋书·武帝纪》中“鼎命既改,非唯商周之祚”即用此义,强调政权更迭时的天命转移(来源:汉典 zdic.net)。

二、特指三公职位。《辞源》第三册指出,因周代以鼎象征三公之位,“鼎命”遂引申为宰辅之职的代称,《周书·萧圆肃传》中“既应鼎命,虚寡为论”即用此引申义,反映古代职官制度与礼器文化的关联(来源:国学大师 guoxuedashi.net)。

该词属典型的政教文化词汇,王力《古代汉语词典》特别标注其使用场景多限于诏令、奏议等官方文书,现代汉语中已鲜见实用,主要作为历史语料存在于典籍文献(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5版)。

网络扩展解释

“鼎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帝王之位或国家命运,其内涵与“国运”“皇权传承”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鼎命”由“鼎”和“命”组成:

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1. 政权更替
    《宋书·傅亮传》提到“桓玄暴篡,鼎命已移”,描述桓玄篡位导致皇权转移。
  2. 朝代延续
    《北史》称晋、宋、齐、梁虽偏据一方,但“鼎命相承”,强调政权传承的合法性。
  3. 帝王正统性
    《旧唐书》用“遽主鼎命”暗指穆宗即位仓促,隐含对其正统性的质疑。

三、文学与诗词引用

四、总结

“鼎命”一词多用于史书和文学作品,核心含义是帝王权位与国家命运,常与政权合法性、朝代兴衰相关联。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例如描述篡位、政权继承或国运批判等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诗词背景,可参考《宋书》《北史》等史料原文或相关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安身之地翺翥百叶髻邦储包背装崩塌梐梱秉文经武笔铅抽样检验传遗大小谢丁粮匪流冈底斯山脉过先孤说憨声憨气好采横难红冰会稡禁久酒枚吉月绝对值可怜虫口辨口德垃圾箱敛锐帘庑灵修灵徵流弹李冶龙爪花嚜嚜呕吼皮去毛安附抢劫秋荼奇秀确鬭三献玉僧居伤今饰口适俗睡声死别腾霄天帚挑敌拖垮顽磁晼晚五侯七贵汙莱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