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岳的意思、方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岳的解释

见“ 方岳 ”。


亦作“ 方岳 ”。1.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岳 恒山 。《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孔 传:“覲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按,《舜典》“四岳羣牧” 孔颖达 疏:“《释山》云: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晋 杜预 注:“东岳 岱 ,西岳 华 ,南岳 衡 ,北岳 恒 。”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而五载一巡狩,朝诸侯於方岳之下。”

(2).指州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 宠 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 淮南 , 吴 人惮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 宋 叶适 《风雩堂记》:“今公久於侍从,劳於方岳,退而休之,无所復羡。”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王者兼覆九州,内抚畿甸,外察方岳。”

(3).传说 尧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罢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为方岳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诗:“同榜衣冠照乡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方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多层含义:

一、词义解释

  1. 四方山岳
    指古代四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或衡山)、北岳恒山。这一用法源自《尚书·周官》记载的帝王巡狩制度,诸侯需朝见天子于方岳之下。

  2. 州郡或地方行政区域
    在历史文献中,“方岳”常代指州郡,如《资治通鉴》提到“有勋方岳”,即指治理地方有功的官员。

  3. 一方重臣
    引申为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官员,如南朝《世说新语》中“方岳相许”即指对地方要职的认可。


二、人物指向

“方岳”也是南宋诗人的姓名(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以诗文著称,风格不拘古律,语言自然。其仕途因多次触犯权贵(如贾似道、丁大全)而屡遭贬黜。


三、现代用法

现代多用于人名,其中“方”象征正直、方向,“岳”指高山或长辈,整体寓意方正稳重。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尚书》《资治通鉴》等典籍或相关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方岳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方形的山峰。它由“方”和“岳”两个部分组成。根据字的构造,可以拆分成“方”(方盒子)和“岳”(山峰)两个部首。方的笔画数为四画,岳的笔画数为五画。 方岳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方指的是山峰的形状,岳则代表山峰本身。繁体字形也与现代汉字相同。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方岳用的是方田旁(方的古体)和丘旁(丘的古体)组合而成。 以下是方岳的例句: 1. 这座方岳耸立在远处的山脉上。 2. 我们沿着方岳的脊线徒步旅行。 组词方面,方岳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 1. 方岳连绵:形容一连串相连的方形的山峰。 2. 方岳矗立:形容方形的山峰高耸入云。 近义词方面,方岳可以与类似的词汇互换使用。例如: 1. 方峰:指形状像方形的山峰。 2. 平岳:指形状较为平坦的山峰。 反义词方面,方岳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回答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疤瘌眼冰糕不令苍苔侪衆传扬出玖大错特错大鼜第行短款对抗性矛盾扼要法香风驭伏路刚镞搞糟革异广播电台管桁冠玉汗马功劳汇费火院徼外嫉恶急呼呼噤口捲舌激赞踞蹲圹野魁崛揽辔冷食历世论今说古卖獃马杌子妹婿鞶囊偏背普小縴夫犍为谦言钦差大臣穷神知化沈思翰藻蚀耗适性跳蹶挽诗窝脱银忤意香巢乡郡下水船西汉夫人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