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颓纲”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指政权衰落、社会秩序崩溃的征兆,常用来形容衰败的纲纪或国家治理体系的崩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文选》《明堂赋》等典籍。
颓纲指事物的崩溃和衰败的标志或象征,也可以指生活不规律或无所事事的状态。
颓纲的部首是纟(糸),笔画数为27画。
《颓纲》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学,最早出现在元代文学家郑思肖的《山村老人诗》中。
颓纲的繁体字为頹綱。
古代汉字写作舄纲或舊纲,随着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颓纲"写法。
1. 社会的变革常常伴随着旧秩序的颓纲。
2. 他的生活一片颓纲,每天都如同荒废一样。
颓纲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颓势(事物的衰败趋势)
2. 颓败(陷入衰败的状态)
3. 颓丧(形容心情或精神疲惫)
4. 颓废(形容生活无所谓事或不懈怠的状态)
颓纲的近义词有:没落、颓败、崩溃、衰退。
颓纲的反义词有:昌盛、兴盛、繁荣、发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