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编甿的意思、编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编甿的解释

编入户籍的平民。 唐 康骈 《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 李汧公 镇 凤翔 ,有属邑编甿,因耨田得马蹏金一瓮。”《旧唐书·懿宗纪》:“编甿失业,丘井无人。”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抚临近辅,利泽编甿,君之望也,公之职也,可不勉哉!” 明 唐顺之 《与陈逊斋巡按书》:“编甿之役,既非所以僭於縉绅之交;稼穡之论,亦非所以参於政事之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编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编入户籍的平民,即被政府登记在册的普通百姓。这一用法多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强调平民的户籍身份。

  2. 字义拆解

    • 编:意为“编入、组织”,如户籍编制。
    • 甿(méng):同“氓”,指平民,尤其指从事农耕的底层民众。两字组合后,特指受户籍制度管理的庶民。
  3. 文献用例
    唐代康骈《剧谈录》提到“属邑编甿”因耕作发现财物;《旧唐书》用“编甿失业”描述户籍人口流散的现象。这些例子均体现该词与户籍、民生的关联。

  4. 历史演变
    随着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编甿”逐渐成为官方文书中对平民的正式称谓,区别于未入籍的流民或特权阶层。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剧谈录》《旧唐书》等史料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编甿》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意思是编织田野。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纟”部,表示与纺织相关的事物;右边是“田”部,表示农田。它的总体结构由6个笔画组成。《编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表示人们用稻草、树枝等制作编织品的场景。 在繁体字中,《编甿》的写法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由相同的部首和笔画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编甿》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中,纺织的“纟”部分更为形象,更加注重表现编织的动作。田字部分则更加类似田地的形状。这种写法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农业和手工艺的重视。 例句: 1. 她坐在田野边,专心地编甿。 2. 这个编甿技艺已经传承了好几代。 与《编甿》相关的组词有编制、编织、编篾等。它们都含有“纟”部,表示与纺织相关的意思。 与《编甿》相似的词有编种、编排等,它们都具有编制、安排的意思。 反义词方面,暂时找不到与《编甿》完全相反的词汇。 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帮到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