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奠酒;敬酒。《史记·龟策列传》:“求之於 白蛇蟠杅林 中者,斋戒以待,譺然,状如有人来告之,因以醮酒佗髮,求之三宿而得。”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
“醮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o jiǔ,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本义:祭祀或仪式中的敬酒行为
指古代祭祀、冠礼、婚礼等仪式中向神灵或尊者敬酒、奠酒的行为。例如《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祭祀时“醮酒佗髮”,明代《金莲记·媒合》描述婚礼中“堂前醮酒”。这一行为体现了对神灵、祖先或尊者的敬意,是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申义:庆祝或盛大宴会
因古代祭祀常伴随宴饮,“醮酒”也引申为庆祝活动或隆重的宴会场景。例如现代可用于形容节庆、婚宴等场合的欢聚饮酒。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醮”字本身与宗教仪式相关,如道教“打醮”即指设坛祭祀,而“醮酒”更侧重酒在仪式中的礼仪功能。
《醮酒》是一个指代古代祭祀仪式的词语,用来描述宗教或传统仪式中的一种饮酒活动。
《醮酒》的拆分部首是酉和酉,它们分别代表了酒和酒。
《醮酒》共有10个笔画。
《醮酒》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最初的意思是指宗教仪式中的饮酒活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场合,如婚礼、寿宴和节日庆典等。
《醮酒》的繁体形式为「醮酒」。
在古代,「醮酒」的汉字写法为「酒酒」。
1.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举行盛大的醮酒活动。
2. 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醮酒仪式来庆祝新年。
1. 酒宴
2. 醉酒
3. 酒席
4. 酒杯
1. 喝酒
2. 饮酒
3. 酣畅饮酒
4. 痛饮
1. 戒酒
2. 戒酒会
3. 禁酒
4. 不饮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