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婵娟的意思、婵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婵娟的解释

(1) [graceful]∶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金6*6*梅》

(2) [beauty]∶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the moon]∶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详细解释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嬋娟以此豸。” 薛综 注:“嬋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嬋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嬋娟。”

(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鸚鵡呼 桃叶 ,便遣嬋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嬋娟。” 李周翰 注:“嬋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 《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嬋娟竹,籐缆繫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嬋娟,贴向眉心学翠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嬋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嬋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嬋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金6*6*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 归何处?夜夜嬋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嬋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情嬋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孌, 女嬃 空嬋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婵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婵娟(chán juān)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形态与状态)

  1. 姿态美好

    形容女子体态优雅、容貌秀丽。古代文学中多用于赞美女性风姿,如“亭亭玉立,体态婵娟”。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轻盈柔美

    引申指事物形态纤细柔美,如“柳枝婵娟”形容柳条婀娜之态。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延伸(意象与象征)

  1. 明月代称

    因月光清丽婉约,自唐宋起“婵娟”成为月亮的雅称。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用此典。

    来源:《全宋词》收录苏轼词注(中华书局)

  2. 美好事物寄托

    在诗词中常象征高洁情操或理想境界,如屈原《楚辞》以“婵娟”喻指贤德之士。

    来源:《楚辞集注》(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词源考据(演变与分化)

  1. 本义溯源

    据《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婵”本指女子姿态,“娟”为秀丽,二字连用强化美感。

  2. 与“嫦娥”关联

    部分学者认为“婵娟”音近“嫦娥”(如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但主流辞书仍作独立词条释义。

    来源:《汉字源流精解》(王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M]. 商务印书馆, 2014.
  3. 唐圭璋. 全宋词[M]. 中华书局, 1999.
  4. 朱熹. 楚辞集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5. 王宁. 汉字源流精解[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婵娟”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其用法和出处可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1.形容姿态曼妙、形态美好

2.代指美女或美人

3.指代月亮或月色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诗词及现代词典的释义,可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适用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叩白合白驎白宣帽绑腿睥睨逋禄不稳便不沾陈谷子烂芝麻丁坑梵经蕃袬飞马風息服劲耕货豪曹荒极换热器检详裓子羁窭镜机积众军仗跨凤劳旧留犁论客买交马走弥道鸣顾瞑眴迷走神经排唤迁吏勤雨毬门秋芸其中驱扇染人商赐射筒施朱死说活说算错肃倡台灯帑椟铁矴同垣团栾绾组无锡闲定香料面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