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见说的意思、见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见说的解释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见说”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演变特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权威角度解析:

一、古汉语中的“听说”义 《汉语大词典》指出,“见说”在唐宋时期常用于表示“听说”或“据传”,强调信息的间接性。例如白居易《燕子楼》诗“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此处“见说”即传递他人所述内容。此用法多见于诗词与笔记文献,反映了古代汉语对信息传递的委婉表达。

二、方言中的“知晓”义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见说”在闽南语、客家话中的特殊语义,指“知道”或“了解事实”,如“汝见说伊搬去上海无?(你知道他搬去上海了吗?)”。这一义项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结构,成为方言活态传承的例证。

需注意,现代普通话中“见说”已较少使用,多被“据说”“听说”替代,但在文学创作或方言交流中仍具特殊语用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见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告知、说明
    指主动向他人陈述或解释某事。例如《博物志》中的“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这一用法多出现在早期文献中,强调直接传递信息的动作。

  2. 听说
    表示间接获取信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据说”“听说”。例如:

    • 李白《送友人入蜀》的“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 《初刻拍案惊奇》中“今日见说,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苏州所遇”()。

补充说明
“见”在此处是助词,无实义,类似“见教”“见谅”中的用法()。该词多用于唐宋诗词及明清小说,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仿古或文学创作中偶有出现。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嘲板行板烟背靠背閟寝毖祀不忌不徐不疾昌世犯边奉复丰渥感契贵处锅屋横楣黄齑白饭灰粉火性简脱佼健佳趣解祠锦上添花骏敏楷正鲙盘连山离参醴泉流里流气溜之乎也履年绿莹莹摩顶至足暮景残光凝竭趴架判官头缾沈簪折贫疾然然戎逻尚韦石纲师子花死契棠政题目通关手铜辇头胀推次讬铎玩影乌托邦饷幕霞裙月帔遐敻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