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连山”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连山》是中国古代“三易”之一,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卜》,与《归藏》《周易》并称。其特点是以象征山的“艮卦”为首,取“云气出内于山”之意命名。据传为天皇氏所创,但内容已失传,成为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连山”既承载古代文化内涵,又用于自然描写与文学表达,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连山》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山连绵起伏或山脉连续延续。
《连山》的部首是山(山字旁),它是一个四笔部首。
《连山》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表示山脉连绵不断的壮丽景观。
《连山》的繁体字为「連山」。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有变化,对于《连山》这个词来说也不例外。有些古籍中将其写作「連山」或「聯山」。
1. 这片土地上连山起伏,景色非常壮丽。
2. 他们在山谷的连山中徒步旅行了一整天。
连山可以组成一些词语,例如:
1. 连山秀水
2. 连山栈道
3. 连山大峡谷
和《连山》意思相似的词语有:
1. 山峦
2. 层峦叠嶂
3. 重山叠岭
和《连山》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散坡
2. 平原
3. 丘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