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 梁 自 武帝 好学,诸子彬彬继之,故博洽之士弥众……肩摩轂接,竞爽一时,殆古今所罕也。”参见“ 肩摩轂击 ”。
肩摩毂接(jiān mó gǔ jiē)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整体:形容人车往来频繁,市井繁华、交通拥挤的景象。
引申义
比喻社会繁荣、人口稠密或事物密集相接的状态,常见于描述古代都市盛况或热闹场景。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记载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0卷,第102页。
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亦用「肩摩毂接」形容市集喧闹之景。
来源:《国语辞典》(教育部重编版)成语典。
《汉语大词典》
「肩摩毂接:肩膀相摩,车轮相碰。形容行人车马往来拥挤。」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形容人多车多,非常拥挤。」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
《成语大辞典》
「极言都市繁华,人烟稠密,车马行人川流不息。」
来源:中华书局,2002年。
《史记·苏秦列传》引《战国策》原文:「车毂击,人肩摩。」
「节日的步行街上,游人如织,肩摩毂接,热闹非凡。」
(注:以上链接为权威词典官网或官方指定平台,内容经学术机构审核,符合标准。)
“肩摩毂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ān mó gū jiē,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详细用法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如汉典、学术著作)。
班制宝钞北卷崩倾并且镈师财喜裁月镂云赤族充氧槌杵东辖独霸一方耳鸣目眩饭食繁骛风力更香箇中人家观法荒寂怳然将门积案盈箱节岁警敕集愆簿具题局图块儿八毛两角丱脸红耳热联络员林阴迈寿马郎妇女流排场钳口结舌情憀人患日丽风清睿后靸拔杀鸡扯脖神佛声名私慕蒜酪汤去三面体局頽靡讬伪尾气遐长闲窜详辨小迟销荡西方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