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具题的意思、具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具题的解释

(1).谓题本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由吏部缮履歷清单具题,候旨定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自 天成 至 杀虎口 八站,每站应设马八十六匹……查 杀虎口 一站,先经臣部具题撤去,其餘七站,俱设额马五十匹在案。”

(2).指申报朝廷的题本。《红楼梦》第一百回:“且说 薛姨妈 为着 薛蟠 这件人命官司,各衙门内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定了误杀具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具题”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境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员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或君主呈报事项的正式程序。《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备文题奏”,即通过规范文书格式陈述事务并提交的行政流程。

从构词角度分析,“具”在此语境中取“备办、陈述”之义,如《周礼·天官》中“具官”即指备列官职;“题”则指“题写奏章”,如《明史·职官志》记载的“题本”制度。二字组合后特指古代官僚体系中规范化的文书呈递行为。

该词在明清两代行政文书中使用尤频,按《大明会典》规定,官员“具题”需遵循固定格式:首书“题为某某事”,次述事由,末附处理建议,最后以“谨题请旨”作结。此类文书需经通政司转呈,与口头奏对的“面陈”形成制度性互补。

值得区分的是,“具题”与“题本”存在范畴差异:前者强调行为过程,后者指具体文书载体。据《清代文书制度研究》考证,康熙朝规定钱粮、刑名等公事必须“具题”,而密奏则用奏折,二者在呈递渠道和存档方式上均有严格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

“具题”是古代公文术语,主要用于明清时期的行政流程,具体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1. 题本上奏(动词性用法)
    指官员通过正式的题本(一种官方文书格式)向朝廷呈报事项。例如:

    • 《清会典》记载,吏部需“缮履历清单具题,候旨定夺”,即通过题本上报官员履历等待皇帝批复。
    • 清代袁赋诚在《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中提到,袁枢因功被“具题留任”,后升任官职。
  2. 申报朝廷的题本(名词性用法)
    特指已提交的官方题本文书本身。例如:

    • 《红楼梦》第100回描述薛蟠案件“定了误杀具题”,即指将判决结果以题本形式上奏。

补充说明:
“具题”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的文书制度,强调流程规范与层级审批。其使用需符合特定格式和程序,常见于官员任免、案件审理等场景。需注意,“具题”与“奏本”略有区别,前者多用于常规政务,后者则涉及机密或紧急事务。

别人正在浏览...

倍洒婢妾蚕盐抽贯春声聪察觕疏大宽转番部放命匪茹風湖子符葆高压线哥白尼功力鬼哭粟飞轨容裹见焊花皓首苍颜宏规红旗家斗尖刀茭艹借筯继轨精管禁卫鸡素救护站酒绿灯红狷刚快炙背来情去意来至粮运灵蟾离显龙骧豹变络漠腼顔事仇拈花微笑凝眸热脚儿荣椽如圭如璋赏召烧财神身识俗操岧峣梃击推磨褪去宛丘稳情取弦朔毨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