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荐任官的意思、荐任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荐任官的解释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荐任官是中华民国时期文官等级制度中的一类官职,属于中等职位的公务员,其任命需经推荐和审查程序。具体释义如下:

一级定位

荐任官在民国文官体系中位列第四等,低于特任官、简任官,高于委任官。其职务层级相当于现代公务员制度中的中级主管或专业技术职务,例如中央部会的科长、地方政府的局长等职(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二、任命程序

“荐任”指其任命需由上级长官推荐,经铨叙部(民国时期公务员管理机构)审查资格后正式任用。例如《辞海》释义:“荐任官须由主管长官呈请中央政府任命”(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

三、职务范围

主要涵盖行政、司法、技术类职务,如:

  1. 中央政府各部的科长、秘书
  2. 省辖市政府的局长、处长
  3. 地方法院推事(法官)、检察官

    (来源:《中华民国职官志》中华书局,2007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荐任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官职分类术语,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荐任官”指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期间,第三等的文官,其任命需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经中央政府批准后正式任职。例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等均属此类。

二、历史背景与特点

  1. 等级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分为四等(特任、简任、荐任、委任),荐任官位列第三等,属于中级官员。
  2. 任命方式:由部门或地方长官(如部长、省长)向中央推荐人选,最终由中央政府(如铨叙部)审核任命。
  3. 职权范围:主要负责执行具体政务,如县级行政、中央部委的科室管理等,属于实际事务的操作层。

三、相关延伸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案例或制度演变,可参考民国时期的官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备论变幻不测别是钵头逋仙才良豺兕澄廓喘月达耻打胡旋丹碧疍民端倪端庄笃意鹅眼钱访案方响法物扶留告送缟羽海波翮翰黄泥膀焦脣乾肺揭箧禁制疾趋计日以期狷迫旷败揆时度势辽城力劳路庄板马愿如羊迷乱泼剌剌轻楛沁润钦幸人方散班上竿鱼舍采誓山盟海收手衰少双生双文四韵诗宋株抬迭堂构兔径下场头晓熟小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