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俭朴,粗陋。《汉书·地理志下》:“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南史·后妃传论》:“ 明帝 统业,矫情俭陋,奉己之制,曾莫云改。” 金 王若虚 《文辨》:“若以文章正理论之,亦惟适其宜而已,岂专以是为贵哉。盖简而不已,其弊将至於俭陋而不足观也已。”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虽不可取于民,奢纵害公,亦不必钓名要誉,太俭陋也。” 吴稚暉 《书<神州日报·东学西渐>篇后》:“又古人一文概数事,不过如祖宗之世,生活俭陋,止有一室,吃饭在是,睡觉在是,读书又在是。”
“俭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俭朴而粗陋,常用于形容生活条件或事物的简朴与不精致。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常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反映古代社会对节俭美德的推崇,但也隐含物质条件匮乏的客观现实。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书》《南史》等文献。
俭陋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简朴、拙劣、不富裕或简陋。它由两个部首组成:
俭字的部首是人,表示与人有关;其次是戋(jiān),表示狭小。
陋字的部首是阝(fù),表示地域;其次是子(zǐ),表示小。
俭陋的来源是古代人们对财富和生活水平的描述。它形容的是一种简单朴素、不奢华、不讲究的生活状况。
在繁体汉字中,《俭陋》保持一样的写法。
在古时候,有些汉字的字形与现在略有不同。但是,《俭陋》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这个家虽然俭陋,但却温馨而幸福。
2. 这个村庄的生活条件比较俭陋,让人感受到了贫困的边缘。
组词:俭朴、俭省、俭货、陋巷、陋室。
近义词:贫瘠、简陋、拙劣。
反义词:富裕、奢华、豪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