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roduce] 介绍;为人居间引见
(设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介绍。古代宾主之间传话的人称介。古礼,宾至,须介传话,介不止一人,相继传辞,故称绍介。引申为引进。《战国策·赵策三》:“东国有 鲁连先生 ,其人在此, 胜 ( 赵胜 )请为绍介而见之於将军。” 宋 苏轼 《物不可以苟合论》:“足非不能行也,而待摈相之詔;口非不能言也,而待绍介之传命。”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几天 上海 有一种小报,说 郑振铎 将开什么社,绍介 俄国 文学。”
“绍介”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绍介”是动词,意为“介绍”或“引见”,指通过沟通使双方建立联系或了解某事物。例如鲁迅曾提到“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其用法与“介绍”相同,但更偏书面化,常见于正式或文学语境()。
该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胜请为绍介”,意为居间引荐()。其构词由“绍”(接续)和“介”(中介)组合而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礼仪与沟通的重视()。
现代汉语中“绍介”使用频率较低,多被“介绍”替代,但仍保留在特定语境中,如学术著作、历史文献或强调古典韵味的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绍介(shào jiè)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可以指代介绍、引见、推荐等意思。
绍字由纺部和约字组成。
纺部是由“糸”构成,表示与纺织、线线有关的字。
约字则由“纟”与“丩”组成,表示约束、联系的意思。
绍字的总笔画数为11画。
绍字最早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其甲骨文形状为一个线绳与紧系的结构,表示联系和引导的含义。
在繁体字中,“绍”字的形状保持不变,仍然由纺部和约字构成。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较大,所以在古汉字中,“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秦篆字形中的“绍”字由“糸”和“丰”两部分构成。
1. 他绍介了他最喜欢的书给我。
2. 我很荣幸能绍介这位朋友给大家认识。
组词方面,“绍”字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新的词语,如:
1. 绍述(shào shù):介绍和陈述。
2. 绍兴(shào xīng):地名,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
近义词:介绍、引见、推荐
反义词:离别、隔绝
以上是关于“绍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