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临的意思、兼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临的解释

谓在上位的人对在下者广加包涵容纳。《汉书·礼乐志》:“兼临是爱,终无兵革。” 颜师古 注:“兼临,言在上位者普包容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临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兼”与“临”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同时统摄、双重主导或并行关照的状态。该词具有哲学与治理层面的双重意蕴,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典籍用例角度详析:


一、本义解析

  1. “兼”的本义

    《说文解字》释为“并也”,指同时持有或覆盖多方(如“兼听则明”)。《汉语大词典》引申为“同时涉及或承担多个方面”。

  2. “临”的本义

    《尔雅·释诂》注“视也”,《玉篇》增补“治也”,引申为统御、照察(如“临民以简”)。其核心包含“居高监督”与“亲身治理”双重动作。

  3. 复合义“兼临”

    指同时以两种以上方式统辖或观照,强调治理或认知上的多维覆盖性。多见于易学与政论语境。


二、典籍用例与哲学意涵

(1)《周易》中的宇宙观

《周易·临卦》彖传提出:“临,刚浸而长……至于八月有凶。” 王弼注:“临者,大也。阳刚渐长,其德壮大,足以兼临万物。” 此处“兼临”指阳刚之气统摄天地万物,体现自然规律的普适性。

(2)政治治理的引申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载:“天覆无外,地载兼临……王者法天而立道。” 以“兼临”喻君主应如天地般包容并治理四方,强调统治需兼具广博与深入。

(3)认知层面的拓展

《朱子语类》论及“心统性情”时云:“心具众理,能兼临万变。” 此处指心智同时观照事物的多样性与变化性,突出主体认知的全面性。


三、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

    释为:“同时统辖;并行照管。多指上位者对下位的全面治理或包容。”

    用例:《宋史·舆服志》“天子兼临四海,礼制恢宏。”

  2. 《辞源(修订本)》

    注:“兼具临察、统御之义。源于《易》,后泛称主宰万方。”


四、现代语义流变

当代使用中,“兼临”多见于学术文本与历史研究,保留其双重统摄、多维关照的古义。如哲学领域形容“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性把握”,或管理学中喻指“多层次协同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M]. 商务印书馆, 2015.
  3. 王弼, 韩康伯. 《周易注》[M]. 中华书局, 2011.
  4. 董仲舒. 《春秋繁露》[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5. 黎靖德.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1986.

网络扩展解释

“兼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因语境不同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基本含义(现代常用)

发音:jiān lín
释义:指多个事物或状态同时到达或降临。


二、古籍中的特殊含义(历史语境)

释义:指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广泛包容与接纳。


三、补充说明

  1. 现代使用频率: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更多出现在古籍或学术讨论中。
  2. 辨析建议:若在文献中遇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同步性事件或包容性治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鷢宝珍翠眊大妈狄成揲贯断决返防法天封包福惠抚御陔余更头贡茶哄弄火蓼旧款凯康夸慢狼烟四起愣怔陵嶒龙牙轴鹿挺马店马瑙梅福儚儚铭功暝途母后奴隶潘舆皮褥起驶人生热暍入鸥入人桑穣三师散逸杀禋麝烟谥策霜镜斯琅琅特奏名天崩地裂天池提参通行沱茶拖钩踠跌尉律委命苇桃斜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