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师的意思、三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师的解释

(1). 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

(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

(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杜预 注:“三国之军在 戴 ,故 郑伯 合围之。”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唐 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準三师而请。”参见“ 三师七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师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历史称谓,主要包含以下两类释义:

一、官职体系中的三师 北魏至唐宋时期,三师指“太师、太傅、太保”三种最高荣誉职衔,位列三公之上,属帝王辅臣的象征性称号。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三师,训导之官也,天子所师法”,其职能以道德教化为主,无实际行政权柄。宋代以后,三师逐渐虚衔化,仅作为加赠重臣的荣誉称号。来源:《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2015年)。

二、佛教仪轨中的三师 在佛教受戒仪式中,三师指主持传戒的三位核心法师,包括:

  1. 戒和尚:主授戒法的比丘;
  2. 羯磨师:主持忏悔仪式的法师;
  3. 教授师:指导戒律教义的导师。 此制度源自《四分律》戒本,至今仍为汉传佛教寺院传戒的法定程序。来源:《佛光大辞典》(佛光文化出版社,1988年)。

网络扩展解释

“三师”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历史背景和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史官职

  1. 北魏至明清的三公
    北魏以后,“三师”指太师、太傅、太保,是朝廷最高荣誉官职,象征辅佐皇帝的重臣。此制度延续至明清,如《金史·百官志一》记载“三师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

二、宗教领域

  1. 佛教三师
    在佛教受戒仪式中,“三师”指:

    • 戒和尚:负责传授戒律的主师;
    • 羯磨师:主持羯磨仪式(表决程序);
    • 教授师:指导弟子威仪和戒律细节。
      三师需具备严格资格,如戒和尚戒腊须满十年,其他二师至少五年。
  2. 道教三师
    道教指“度师”(传度之师)、“籍师”(录籍之师)、“经师”(授经之师),三者共同承担教义传承职责。

三、古代军事

  1. 商代军队建制
    商朝军队分为右、中、左三师,是早期军事组织的重要形式。

四、其他用法

  1. 现代引申义
    • 部分行业将“三师”作为职业简称,如会计师、律师、评估师(提及,但权威性较低);
    • 在税务系统中,“三师”可能指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律师(提及,需谨慎参考)。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宗教等多领域释义,若需了解某一具体场景下的用法,可进一步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奥里亚人被子碧瑶树不当稳便餐霞饮景劖削蝉翼错分搭罗道尽涂殚妒妇扶轮肤引高谈阔论官黄国忌行香海川螺咍笑嗥呼黑鳢患得患失圜冠江势贱妓瀸淖解额尽绝金鼠之变旧酒徒急性聚蚊成雷苦因连比零丁洋翎羽临淄六根清净砻斵虏廷黾媒民淳俗厚末游泣鱼拳鬭群婚软件包扫坟山崩地陷事无常师十字架説得着天可怜见跳踉推力推推搡搡遗使緼黂文格希革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