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贱蔑视。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三章:“彼其时虽以农工之通功易事为当得之利益,至於懋迁服贾,则以作伪之业而贱蔑之。”
“贱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n miè,其核心含义为轻贱蔑视,指对他人或事物表现出不屑、贬低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贱”“蔑”单字的详细释义,可参考权威词典来源。
《贱蔑》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言行卑劣、卑鄙、轻视别人的人或事物。它常常用于描述那些不值得尊重、不受待见的人或行为。
《贱蔑》是由贝部和艹部组成的字。它的部首是贝,总共有12个笔画。
《贱蔑》一词最初的意思是贱降、卑微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侮辱、藐视他人的意思。
《贱蔑》的繁体字为「賤蔑」。
在古代,「贱蔑」有时候会写成「賤瞥」、「賎衊」等形式。
1. 这个人言行举止都非常贱蔑,完全没有一点风度和教养。
2. 她的态度真是太贱蔑了,完全没有尊重对方的意思。
3. 他总是用贱蔑的语气对待别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1. 贱人:用来形容言行卑劣、品德低下的人。
2. 贱婢:指言行恶劣的女子。
3. 贱货:用来形容品行低下、劣质的物品。
1. 卑鄙:指言行卑劣、下流的行为或人。
2. 轻蔑:指对别人或事物持有不尊重、不认可的态度。
1. 尊敬:对别人或事物持有敬重和礼貌的态度。
2. 重视:对别人或事物认可其重要性,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