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旌枉矢的意思、弧旌枉矢的详细解释
弧旌枉矢的解释
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郑玄 注:“《覲礼》曰:‘侯氏载龙旂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枉矢盖画之。” 贾公彦 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张縿幅,故曰弧旌也。云枉矢者,就旌旗张縿弓上,亦画枉矢於上……知画之者,以其弓所以张幅,幅非弦,不可着矢,以画於縿上也。” 孙诒让 正义:“九旗皆有弧,此独举弧旌者,盖弧矢以象武事…… 戴震 云:‘画矢於韣。’案 贾 戴 二説不同,未知孰得 郑 恉。今依 金榜 説,旞旌即日月为常等七旗,而注羽则縿上自各有正章,不得復画枉矢以掍厕其间。 戴 説於经义较合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弧旌枉矢,虹旃蜺旄。” 吕延济 注:“弧旌枉矢,皆星名,画以饰帜也。”
词语分解
- 弧的解释 弧 ú 古代指木弓:桑弧。弧矢。弦木为弧。 圆周的任意一段:弧形。弧线。弧度。电弧。弧光。 笔画数:; 部首:弓; 笔顺编号:
- 枉矢的解释 .不直之箭。《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郑玄 注:“枉、哨,不正貌。为谦辞。”.箭名。八矢之一。《周礼·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
网络扩展解释
“弧旌枉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仪仗或军事象征中的特定装饰形式,其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解析:
1.字面解释
- 结构拆解:
- 弧:指竹弓,古代用于张挂旌旗的弓形结构。
- 旌:旗帜的总称。
- 枉矢:弯曲的箭矢,此处指在弓衣(包裹弓的织物)上绘制的流矢图案。
- 核心含义:指用竹弓悬挂旌旗的边幅,并在弓衣上绘制流矢图案,形成类似“弧矢星”(古代星宿名,象征武力)的形状,以代表军事或武事。
2.文化背景
- 象征意义:古代通过这种装饰传递武备的威严,可能与祭祀、战争仪式相关。例如《周礼·考工记·輈人》提到“弧旌枉矢,以象弧也”,郑玄注解释为“旌旗之属皆有弧”,即用弓象征星宿,箭矢象征武力。
- 历史出处:该词源自《周礼》,属于古代礼制中对仪仗的规范描述。
3.争议与补充
- 不同说法:部分文献(如汉典)提到另一种解释,即直接在旌旗上绘制弧矢星图案,而非仅通过弓衣表现。
- 注意误区:现代某些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偏离正道”,但此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误读或引申义。
4.应用场景
- 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祭祀、军事仪仗中的旗帜装饰。
- 现代研究:常见于古代礼制、天文学与军事文化的关联性探讨。
总结来看,“弧旌枉矢”是古代礼制中通过旌旗与弓箭的象征性结合,体现武备威严的仪式性装饰,其核心源于《周礼》的记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原文及汉代郑玄的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弧旌枉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弯曲的弧线上挂着彩旗,但箭却射向了别的地方。形容说话或行为与实际意图或目的有出入,徒劳无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弧旌枉矢》由3个独立的汉字组成,分别是“弧”、“旌”和“枉”。下面是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数:
- 弧:弓部+1画
- 旌:方部+7画
- 枉:木部+8画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其中的一句话“弧旌枉矢”形容吴国严嬴在与齐国交战时,为了显示威勢在战车上挂彩旗,但箭却未命中目标,从而得以记录下来。
繁体:
《弧旌枉矢》的繁体字是「弧旌枉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弧旌枉矢」的写法是类似的,只是字形可能有些许不同。具体可以参考古代字书或碑文。
例句:
以下是几个运用《弧旌枉矢》的例句:
1. 他一再夸口自己的本事,却不知那不过是弧旌枉矢而已。
2. 这个计划完全是弧旌枉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3. 不要被他的表面上的诚实所迷惑,有时候他说话可是弧旌枉矢。
组词:
围绕《弧旌枉矢》这个成语,可以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例如:
1. 弧形:指弯曲的形状或线条。
2. 旌旗:指挂在旗杆上的彩旗。
3. 枉法:指不按法律规定或正义行事。
近义词:
与《弧旌枉矢》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1. 不切实际:形容说话或行为与实际情况不符。
2. 功亏一篑:形容努力达成某个目标却因一点差错而功亏一篑。
3. 错失良机:形容因为不恰当的行动而错过了好的机会。
反义词:
与《弧旌枉矢》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1. 一箭穿心:指命中目标或目标直指其要害。
2. 精准无误:形容说话或行动完全符合预期,没有任何偏差。
3. 物有所值:形容所得到的回报与付出相符,没有浪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