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尉廨的意思、尉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尉廨的解释

县尉的官署。《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除 洛阳 北部尉”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 太祖 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餘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尉廨”是古代汉语中表示特定官署场所的复合词,由“尉”与“廨”二字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尉”定义为古代掌管军事或治安的官职,如秦汉时期的县尉、郡尉等,其职能涵盖缉捕盗贼、维护地方秩序;“廨”则指官吏办公的衙署,如《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记载“官寺乡亭漏落,垣墙陁坏”,其中“官寺”即包含廨舍之意。

从构词结构分析,“尉廨”特指尉级官员处理公务的衙署,多用于汉唐文献。例如《汉书·赵广汉传》中“发长安吏自将,与俱至光子廨”,此处“廨”即指官员治事之所。其职能涵盖军事调度、司法审讯及治安管理,具有军政合一的特征。

此词在南北朝至唐代使用频率较高,后随职官制度演变逐渐淡化。《古代汉语词典》指出,类似“尉廨”的衙署命名方式,反映了古代以官职名直接指代办公场所的语言习惯,如“县廨”“府廨”等。现存可考的尉廨遗址多与地方驻军机构相关,如敦煌汉简中出现的“都尉廨”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尉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出处与例证

“尉廨”是古代地方行政体系中与治安相关的职能机构,体现了“尉”这一职权的具体实施场所。如需进一步了解“尉”的其他含义(如军衔、地名等),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拜聆霸门别无二致摈诏驳诘池干雏鸡绰见锄耘辞免登徦雕面地傅犯眷肥白頫盼高庞攻其无备规锢诡伪汉恩黑三棱监视器矫世价值观竭精静緑九老图决语开国功臣看不上,看不上眼瞰临夔一足困控隆道公马军密爱糜灭鸣官末势木红球辟喻扑讨秋兴仁和丧邦石沟舐足天思挺起通替拓提亡八蛋卧倒无操晤叹无扎垫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