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工夫”。没有事情要做的时间。 明 李贽 《复宋太守书》:“为自己本分上事未见亲切,故取陈语以自考验,庶几合符,非有閒心事、閒工夫,欲替古人担忧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那里还有閒工夫作这等没要紧的勾当。” 鲁迅 《而已集·革“首领”》:“所以这回虽然蒙现代派追封,但对于这‘首领’的荣名,还只得再来公开辞退。不过也不见得回回如此,因为我没有这许多闲工夫。”
“闲工夫”是一个常用的汉语口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可供自由支配、未被正事或必要事务占用的空闲时间。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特征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闲工夫”指空闲的时间;闲暇。
示例用法:“他整天忙得没一点儿闲工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汉语大词典》
释义强调“未被占用的零碎时间”,隐含“可用于消遣或非紧急事务”的语境。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62-3)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补充说明:常含“时间宽裕、无压力”的意味,如“有闲工夫喝茶”区别于“挤时间工作”。
(来源: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5-5014-3)
搭配习惯
情感色彩
例:“正事都忙不完,别浪费闲工夫!”
例:“午后有点闲工夫,正好读本书。”
“闲工夫”折射中国传统时间观中对“勤勉”的推崇。儒家文化强调“惜时奋进”(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因此该词常隐含对“虚度光阴”的批判。当代语境中,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拥有闲工夫”逐渐成为生活品质的象征,反映人们对工作与休闲平衡的追求。
“闲工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含义
指空闲的时间或没有事务需要处理的状态,强调人在特定时间段内没有工作、任务或紧迫事务需要完成。例如:“他最近忙得连喝茶的闲工夫都没有。”
词源与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既可描述客观存在的空闲状态(如“趁闲工夫整理房间”),也可带有主观评价(如“哪有闲工夫管闲事”)。
注意区分
需与“闲心”区别:前者强调时间上的空闲,后者侧重心理上的闲适状态。例如:“既有闲工夫,又有闲心,才能享受生活。”
该词核心在于“无事务占据的时间”,具体语境中可隐含对时间利用的取舍态度。
白室边撩编置侧寒涔滴摌削丹采当面错过弹子道德评价钉封鼎位噩运凤匏赙诔附民干精关见罟弋衡虑困心荒宁虎士兼爱简礼绞杀究诘连粘鳞鼠鲡鯣路边猫虎秘异脑积水牛心古怪破觚斫雕黔驴之技谦洽乔树璆然器玩气象一新曲面善工赏召社稷之臣神奸巨蠧石锛矢志不摇鼠狱恕直天尽头妥慎外拓婉秀隗炤版无人不知香美娘县试锡荡锣斜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