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危微精一的意思、危微精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危微精一的解释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省称。 宋 明 以来作为儒家道统的“心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 唐 虞 三代君臣之相告语,莫非危微精一之训,彼其人皆神圣也。”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今之君子则不然……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説。”参见“ 十六字心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危微精一”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源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后世常以“危微精一”概括其核心思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结合权威文献对其详细解释:


一、分字释义

    • 本义:高峻、陡峭,引申为“不安定”“谨慎”。
    • 语境义:指“人心”易受私欲干扰而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 典籍依据:

      “人心惟危”——《尚书·大禹谟》

      (人心易陷于私欲,故曰“危”)

    • 本义:隐蔽、精深。
    • 语境义:指“道心”(天理良知)隐微难明,需细致体察(《辞源》,商务印书馆)。
    • 典籍依据:

      “道心惟微”——《尚书·大禹谟》

      (天道至理精微难见,故曰“微”)

    • 本义:纯净、专一。
    • 语境义:指修养过程中须精研辨析,去除杂念(《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典籍依据:

      “惟精”——《尚书·大禹谟》

      (精研道心与人心之别)

    • 本义:专一、纯正。
    • 语境义:坚守本心纯一不杂,持守中正之道(《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 典籍依据:

      “惟一”——《尚书·大禹谟》

      (专一守持天理中道)


二、整体释义

“危微精一”是对儒家心性修养方法的凝练概括: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尚书·大禹谟》(儒家经典原文)

    详见《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本)。

  2. 朱熹《中庸章句序》

    阐释“危微精一”为“圣人心法之要”(《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分析朱熹对“精一”之说的继承与发展(黄宗羲著,中华书局)。


四、现代应用

该词今多用于形容:

(注:因古籍原文无现代网络链接,此处引用以传世文献及权威工具书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危微精一”是源自《尚书·大禹谟》的儒家经典表述,其核心思想与宋明理学对道统的阐释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出处与原文
    该词是《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的缩略表达。此句被后世儒家称为“十六字心传”,是尧舜禹相传的个人修养与治国原则。

  2. 逐词释义

    • 危:指“人心”易受私欲影响而动荡不安,处于危险状态。
    • 微:指“道心”(道德本性)隐微难察,需细致体悟。
    • 精一:强调通过精研专一的方式,达到对道心的把握,并保持中正之道。
  3. 哲学内涵
    宋明理学(如程朱学派)将其视为儒家心性论的核心,主张通过内省与实践,克制私欲(“人心”),发扬道德本性(“道心”)。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成为儒家修身治国的重要理论基础。

  4. 历史地位
    自宋代起,该词被奉为儒家道统的“心脉”。明代学者谢肇淛称其为圣贤相告之训,清初顾炎武则批评当时学者空谈“危微精一”而忽视实际民生,反映其在思想史上的双重影响。

  5. 现代视角
    部分现代释义(如)延伸出“事物微小却影响重大”的解读,但此非传统儒家原意,需注意语境区分。传统解释仍以心性修养为核心。

别人正在浏览...

暗当报审北朔倍蓰彪文播幅采顾产值筹边瞅紧牀屋出关村贫登配登巇谛料钉春盛顶浆房山方外十友分叉風信旗告天子根牟阁诏锅驼机蛊慝护塞护衣监视器蹇支建中继姑镌价牢诚脸大敛心临危不苟六国贩骆驼六鶂骡脚马竿莽苍昧然偏照气笼秦客荣爱熔断上诉失匕箸时献鲐腹套衫,套衫儿天生脱形韦弦之佩务实乡进士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