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原铁路的意思、京原铁路的详细解释
京原铁路的解释
从北京到原平。长419千米。北京通往山西的铁路干线,对山西煤炭外运起重要作用。1971年通车。
词语分解
- 京的解释 京 ī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大。 古代数名,指一千
-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由钢轨构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现在通常为钢制,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详细解释亦作“銕路”。有钢轨的供火车行驶的
网络扩展解释
京原铁路(Beijing-Yuanping Railway)是中国连接北京市与山西省原平市的一条国铁Ⅰ级单线铁路,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况
- 线路定位:起自北京石景山南站,经河北涞源、山西灵丘等地,终至原平市,全长419公里。
- 战略意义: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兼具战备疏散通道与晋煤外运功能,直接连通北京地铁1号线及多个机场。
- 技术特征:桥隧占比高(约30%),穿越太行山区,以险峻地势著称,全线共有隧道120座、桥梁216座。
二、历史沿革
- 分段建设:西段(原平至枣林)1958年提出,1960年通车;东段(北京至枣林)1965年开工,1971年铺轨完成。
- 全线贯通:1972年12月正式交付,1973年1月通车运营。
- 修建背景:应对国际局势紧张(如珍宝岛事件),保障战时首都人口疏散需求。
三、工程技术难点
- 驿马岭隧道:全长7031.9米,为1970年代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施工中遭遇断层、溶洞及地下水,伤亡惨重。
- 施工挑战:地层破碎易塌方,河流涨落剧烈,主要依赖人力开凿,铁道兵伤亡人数达200余人。
四、功能与意义
- 经济作用:晋煤外运中路核心通道,缓解华北能源供应压力。
- 军事价值:线路隐蔽性强,隧道覆盖层厚,曾作为中央战略转移通道。
- 现状管理:由北京铁路局与太原铁路局共管,仍承担客货运业务。
注:若需了解更详细数据(如具体站点分布或运营现状),可参考、7、10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
《京原铁路》是指连接北京和原州(今天津市区)的一条铁路线路。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京原铁路》的拆分部首是“辵”和“金”,其中“辵”为部首“辶”的简化形式,表示走路或车马出行,而“金”表示金属。《京原铁路》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京原铁路》是清朝时期北京至今天津的第一条铁路,于1888年建成开通。这条铁路是根据中国最早的铁路——京张铁路的路线进行修筑,后因修建方向从张家口调整为向东北方向修建,最终形成了现有的北京至天津的铁路线路。
繁体
《京原铁路》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京原鐵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京原鐵路」的字形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京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北京与天津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2. 我们乘坐京原铁路来到北京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
组词
1. 京津冀铁路(连接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的铁路线路)
2. 京沪高铁(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速铁路线路)
3. 京津城际铁路(连接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城际高速铁路线路)
近义词
1. 北京至天津铁路
2. 京津铁路
3. 京津线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可以使用与《京原铁路》相对应的地铁线路作为反义词,例如《京广地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