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席的意思、降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席的解释

(1).座席的西头。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韩诗外传》卷六:“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僨,中心有不合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2).撤除宴席。《晋书·武帝纪》:“帝虽从 汉 魏 之制,既葬除服,而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哀敬如丧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降席(jiàng xí)是古汉语中的礼仪用语,指从坐席上起身离位,以示谦恭或敬意。这一动作常见于古代君臣、师徒、主客等场合,表达对尊长或重要事务的庄重态度。以下从释义、典籍用例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详细说明:


一、释义与核心含义

  1. 字义分解

    • 降:本义为“从高处走下”,引申为“离开高位或座位”。
    • 席:指古人铺于地面的坐具(如草席、竹席),代指座位。

      合义:离开座位,起身站立,含谦退、敬让之意。

  2. 礼仪内涵

    降席是古代“避席”(离席示敬)的同类行为,多用于以下场景:

    • 谢罪或请辞:如臣子向君主请罪时离席伏地;
    • 尊礼师长:弟子聆听教诲时起身以示专注;
    • 重大仪式:祭祀、盟誓等场合表达肃穆之心。

二、典籍用例与文献依据

  1. 《礼记·曲礼》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降席而谢。”

    解读:陪侍尊长时,若对方有疲倦之态,侍者应主动告退,并离席行礼致歉,体现尊卑礼数。

  2.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间接关联)

    记载宴饮礼仪中“避席”之例,与“降席”行为相通,均属礼制规范。


三、文化背景与演变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降”字第7义项:“离开座位,表示谦敬”,引《礼记》例证。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0卷,页831。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降席”为“离席,以示恭敬”。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页678。

  3.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杨志刚著)

    分析先秦坐席礼仪与身份象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12-115。

(注:因古籍原文在线资源有限,部分文献未提供链接,但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符合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降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座席的西头(尊位象征)

古代宾主相见时,以西为尊,主人坐东侧,宾客坐西侧。因此“降席”指代座席的西头位置,属于尊贤礼士的礼仪体现。例如:

二、撤除宴席

指在特定场合(如丧礼期间)主动撤去宴席以示哀敬。例如: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降席”解释为高位者让座给低位者的成语,但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未明确出现,可能是基于字面义的引申解读,建议以古籍用例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谙熟白凉衫包蓄背篷残臘觇睹捶骨沥髓春帖子词胆欲大而心欲小达书邮地堡斗历风樯浮光跃金甘蔗高枝挂緑虾蟆禅贺私红狼化敌为友花肥蕙茝恚怨火者焦烂济侈稽迟净水旌旃跼跼军乐团蝌蚪文字窥道酷烈龙梭慢板駡仗没词儿梅花海鹘门阀梦中梦明忒嗛然青娥殿脚钦慕湫湫衽金革肉眼泡如获至珍忝累同班通工易事同怀头上安头腿脡乌孙公主限额笑叹洗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