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梭的意思、龙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梭的解释

(1).《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唐 李贺 《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 苏轼 《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 方履籛 《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

(2).小战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梭是汉语词汇中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学意象的复合型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器具指代 指古代织布机中引纬线的梭子,其形制修长、穿梭迅捷。《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3卷第896页明确标注,该词源于纺织工具特性,因梭子穿梭如龙行般灵活迅动而得名。唐代陆龟蒙《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诗中“龙梭夜静织应勤”即指实物梭具。

二、文学意象

  1. 舟楫代称:宋代文人在水乡题材创作中,常以“龙梭”比喻船桨或轻舟。如《全宋词》收录吕渭老《水调歌头》词“准拟何山松桂,折足铛中安稳,犹有太清龙梭”,此处借“龙梭”暗喻舟船破水之势。
  2. 时光隐喻:因梭子往复运动特性,衍生出光阴流转的象征意义。《太平御览》卷八二五引《晋书》载“陶侃尝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后人将此典故与“龙梭”意象结合,形成“飞龙梭”的时间譬喻体系。

该词在《中文大辞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中均被收录,语义演变轨迹清晰,既保留手工业时代物质文化特征,又承载文人群体对时空哲理的审美投射。

网络扩展解释

“龙梭”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析,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

  1. 基本释义
    指织布机上的梭子美称,源自《晋书·陶侃传》记载的典故:陶侃年轻时在雷泽捕鱼,网到一枚织梭挂于壁上,后遇雷雨,梭子化为龙飞走。

  2. 典故出处
    出自《晋书·陶侃传》,后成为文学典故。如唐代李贺《有所思》中“西风未起悲龙梭”,宋代苏轼《和仲伯达》“不须雷雨起龙梭”,均以此典故暗喻织梭或人才。

  3. 引申含义
    清代文献中,“龙梭”被引申为小型战船。如林福祥《平海心筹》描述用龙梭对抗敌舰的战术。

  4. 象征意义
    因“龙”象征祥瑞与力量,“梭”代表纺织工具,该词也暗喻技艺高超或人才出众,如查字典解释其“比喻才能过人”。

该词兼具具象器物(织梭、战船)与抽象象征(才华、祥瑞)双重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匕爨碧峭朝坐橙蟹鉏锸倒君低落堵口钝兵挫锐二辰饿杀风尘表物辅导员浮光钩援轨节鼓响诂训还履鸿章钜字皇僚皇条慧觉徽絃较文诘讯敬贺静严镌灭隶绝李轻车茫蛮陌阡木连理南真炮人寝湮囚笼确拟曲引钱容顺生绡沈委是非口舌饰羽施张手迹鼠遯水礼顺阳松枝麈隧埒堂隍贪汙狼藉投靠驮铃威信扫地文化馆武射无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