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绛帐。《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时博士 卢壼 对曰:‘废学既久,书传零落,比年缀撰,正经粗集,唯《周官礼注》未有其师。窃见太常 韦逞 母 宋氏 ,世学家女,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今年八十,视听无闕,自非此母无可以传授后生。’於是就 宋氏 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絳纱幔而受业,号 宋氏 为 宣文君 ,赐侍婢十人,《周官》学復行於世。”
“绛纱幔”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绛纱幔”字面意为“深红色的纱制帷幕”,实际指代古代讲座或授学时使用的红色帷帐,象征尊师重教的环境。该词与“绛帐”同义,常用于尊称讲学场所()。
源自《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魏晋时期,韦逞的母亲宋氏因精通《周官》之学,被朝廷特设讲堂,“隔绛纱幔而受业”,成为历史上首位被授予官职(宣文君)的女性教育家,使《周官》学得以复兴()。
“绛纱幔”不仅是实物帷帐,更象征古代教育中对师者的尊崇,尤其体现了女性在学术传承中的罕见贡献。其典故被后世用以赞美学术传承或女性才学()。
该词融合了色彩(绛)、材质(纱)、用途(幔)的具象描述,并通过历史典故赋予其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教育史的独特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晋书》相关记载。
《绛纱幔》(jiàng shā màn)是一个词语,用于形容某种布艺物品。它由三个汉字组成,包括“绛”(jiàng)、“纱”(shā)和“幔”(màn)。
“绛”(jiàng)指的是一种颜色,属于红色系,比较接近于紫红色。它是由“红”字的衍生字,拆分部首为“糸”和“亢”,总共六画。
“纱”(shā)是一种纤维制品,通常用于制作衣物和其他纺织品。它由“糸”和“纟”两个部首组成,共九画。
“幔”(màn)是指遮挡或分隔的物品,例如用于遮挡光线的窗帘。它由“幺”和“巾”两个部首组成,总共十一画。
根据以上解释,绛纱幔指的是一种用绛色织成的纱幔,并可用于遮挡或分隔。
绛纱幔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絳紗幔」。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一种叫做篆书的形式,它使用了不同于现代汉字的字体样式。在篆书中,绛纱幔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无法准确描述。
1. 房间中的绛纱幔增添了一分浪漫气息。
2. 婚礼上,新人走过绛纱幔,象征着步入婚姻的殿堂。
一些相关的词语:
1. 绛色:指的是深红色。
2. 丝绸:一种由蚕丝制成的质地柔软的纺织品。
3. 窗帘:用于遮挡光线的装饰物品,通常悬挂在窗户上。
近义词:纱帘、纱幕
反义词:明帘、明幕(指透明的窗帘或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