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绛跗的意思、绛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绛跗的解释

亦作“ 絳趺 ”。红色花萼。 晋 束晳 《补亡诗·白华》:“白华絳趺,在陵之陬。”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钓石封苍蘚,芳蹊艳絳跗。”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兰省和韵》:“絳趺朱蕚庭阶盛,愧读兰陔洁养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绛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文学用例

  1. 晋代束晳《补亡诗·白华》
    “白华绛趺,在陵之陬” —— 以“白华”(白色花)与“绛趺”(红色花萼)形成色彩对比,突出植物的美感。
  2. 唐代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
    “芳蹊艳绛跗” —— 描绘小径旁绽放的艳丽花朵,强调花萼的红色特征。
  3. 清代梁章鉅诗句
    “绛趺朱萼庭阶盛” —— 通过“绛趺”与“朱萼”的叠加,进一步强化对红色花萼的描写。

三、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或植物学关联,可参考《古代汉语词典》或相关文学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绛跗的意思

《绛跗》是指传统男子服饰中的一种鞋子。在古代,绛跗通常由红色绸缎制成,所以得名“绛”,而“跗”则是指鞋的底部。绛跗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贵、典雅的标志,常用于正式场合。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绛跗》的拆分部首为“纟”和“足”,其中,“纟”表示丝绸类物品,“足”表示脚部或鞋子。这个词一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绛跗》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萧子云《世说新语·文学》:“绛跗素韵。”后来逐渐流传,并成为了指代男子鞋子的专有名词。

在繁体字中,绛跗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絳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绛跗的汉字写法有一些变化。其中,“绛”可以写作“絳”、“絅”等,而“跗”也可以写作“踝”。

例句

他穿着一身华丽的绛跗,显得非常庄重。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绛衣、红绳、绛帐、绛纱。

近义词:红色鞋子、红底鞋。

反义词:青藓、白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